• 當小塘裏的大魚也不錯

    踏入暑假季節,又是新一批大學畢業生投身職場的開始。除個別專業外,不管唸的是工科或商科,相信大部份新鮮人都以政府工和大機構的空缺為目標;我當年也不例外。大企業實力雄厚、晉升階梯清晰、福利又佳,哪怕只當一名小職員,也覺得前途有保障,很安心。小魚當然是生活在大海中好。

    (相關舊作:戒掉月薪這種癮

    這想法絕沒錯。一直以來,我們遵從社會的「成功」標準要求自己,目的不外乎令自己「無縫」從學校接駁到職場,天天向上,日日進步,一步步成為社會認可的、主流的一份子,這是大部份人不說出口,但心裏服從的價值觀。

    在1860年代的巴黎、世界藝術的中心,幾位年輕的藝術家卻正為此苦惱。他們是一群不被主流接受的「印象派」(impressionist)畫家,以較年長的Edouard Manet(馬奈)為首,要好的成員還包括Edgar Degas(竇加)、Paul Cezanne(塞尚)、Claude Monet(莫奈)、Pierre-Auguste Renoir(雷諾瓦)等。他們的畫作不被名門正宗的「巴黎沙龍」(Salon de Paris)接受,還常受到嘲弄。

    對畫家來說,巴黎沙龍就好比學子們追求的長春藤大學、演員們追求的奧斯卡、廚師們追求的米芝蓮一樣,畫作得到巴黎沙龍的認可,是榮耀的象徵,也是市場的保證。而不被巴黎沙龍接納的藝術家,則很難在藝壇立足。這些印象派畫家一次又一次向巴黎沙龍提交自己的作品卻失望而回,不受欣賞的畫作賣不出去,作品賣不出去怎麼維生?他們的生活已捉襟見肘了,必須作出抉撰:繼續向巴黎沙龍叩門、屢敗屢試,還是另起爐灶,創辦一個以「印象派」為主題的畫展,碰碰運氣?

    終於在1873年,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和莫奈牽頭成立一個全新的畫展,展出165幅畫作,大部份來自這些失意的藝術家們、不被巴黎沙龍欣賞的作品。這個畫展的規模和受關注程度,與巴黎沙龍相比,直如九牛一毛。如果巴黎沙龍是座高山,這個小小的畫展不過是個沙丘,但好歹畫家的心血得到向公眾展示的機會了。印象派畫家們是小塘中的大魚。

    後面的故事,也不必再說下去。不被主流接納的印象派畫家們,不甘當大海中名不經傳的小魚,毅然自成一派,結果開天闢地,一個個成為百世流芳的大師。這是美國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舊作David and Goliath中引述的故事,用以說明本來沒有優勢的弱者(underdogs),只要選對賽道,也能以小勝大、以弱制強。

    (相關舊作:九十後上流

    我講這個故事,正因此際適逢畢業季節,看到有些新聞系的師弟師妹們慨嘆傳媒是夕陽行業,前途未卜,想為他們提供一點建議。若以傳統眼光看傳媒行業,也許會為出路苦惱;但新聞系出身的畢業生們,語文能力一般不錯,又擅長與人溝通,只要肯試其他賽道,尤其是含互聯網元素的新經濟,如數碼營銷、新媒體、短片製作等,就會發現機會多的是。我想起一位在9GAG工作的小師妹,她唸傳播的背景、活潑外向和能言善道的性格,比IT出身的更適合在新經濟中暢泳,簡直如魚得水呢。小師妹的職場經歷也許是個別例子,但值得參考。今天先寫到這裏,以後有機會再講她的故事。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一個支點、百倍槓杠

    一連寫了幾篇關於Naval Ravikant的文章,希望大家不會生厭,因為今天要講的,是我覺得他最重要的概念:leverages(槓杠)。

    幾年前在一場有關「如何不靠運氣致富」的「推特風暴」(Tweet Storm)中,AngelList創辦人之一Naval Ravikant講過不少有關創業、人生和致富的金句和概念,它們大部份都被收錄在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中,廣受歡迎。過去數週,我寫過有關天分(specific knowledge)運氣創造與推廣(To build and to sell)的文章,這些概念既和創業有關,也關乎怎麼為自己設定人生目標。如果說到創富,則今天要分享的至為重要。

    大部份人累積財富的方法離不開「出賣」時間。不管你從事的是體力勞動或專業服務,得到的回報大致和付出的時間成正比,分別只在多與少。一般來說,越辛苦的工作,付出與回報越成正比,如工廠的生產線;而付出與回報差距越大的,則成為人們心中嚮往的「筍工」。

    但Naval Ravikant認為,不論如何,出賣時間都難以令人致富,因為時間是有限的,而你總得睡覺吧,休息時怎麼賺錢?所以一個醫生能成為富人,主要不是因為他是大國手,而是他能創出一所賺錢的醫療集團;一個律師能成為富人,未必因為他雄辯滔滔,而是因為他是律師行的合夥人。一言蔽之,他們懂得利用槓杠放大回報,令自己付出和收入之間的差距大大增加,以此致富。

    Naval寫到,世上最常見的槓杠可分為三種:人力(labour)、資本(capital)、作品(media)人力是最古老的槓杠,想像在農耕社會,當一個人懂得僱十個人為自己工作時,他的回報自然是其他人的十倍。到進入工業社會,人力作為槓杠的作用更為清晰,一個工廠僱用了多少人,成為其生產力的指標,自然也是富裕與否的象徵。

    知識年代更講究資本的槓杠作用,稍為有點財務知識的都明白此道理,不必多作解釋。資本作為槓杠,比人力有效多了,因為管理人力資源是一件極困難的事,也不符合大部份創業者的個性。但不管人力或資本,在Naval眼中都屬過時,他認為全新的槓杠是「作品」,包括程式、影片、文章等一切「無須額外成本複製的產品」(products with no marginal cost of replication)

    工業社會產生了許多靠人力槓杠致富的人、知識年代致富的是懂資本槓杠的人如巴菲特,而新一代富人,則無不靠「作品」起家。如果有企業能同時包攬這三種槓杠,則可謂無堅不摧、無往不利了:利用人力槓杠,聘用程式員、設計師為自己工作;利用資本槓杠,大力推廣宣傳;同時以作品槓杠如程式等,征服全世界。這就是許多科網企業由初創崛起成為帝國的祕密武器。

    看到這裏,不知你有何反省?如果你希望成為富人,那現在還在從事出賣時間的工作嗎?抑或已開始利用槓杠來為自己增加財富?我寫下這些文章,好像在鼓吹大家以發達作為人生唯一目標,其實未必。記得這連串文章的第一篇嗎?那叫「尋找自己的火花」,找到自己的使命,才是一切的開始、你所做的一切才有意義。如果搞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意義,純綷以追求財富為目標,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很容易遇上瓶頸和迷失自我。以Naval的話,則是必先找到自己的specific knowledge,再押以槓杠效果,才有機會致富。說得也是,只懂槓杠,沒有支點又有何用?

    ***

    相關舊文:尋找自己的火花如何不靠運氣致富令你無敵的兩種能力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搵食與返工

    香港人搵食,世界第一。」

    而對大部份港人來說,「搵食」和「返工」是同一回事。過去一年因疫情關係,很多上班族初嚐在家工作的滋味,這能否挑戰日日返工搵食的鐵律?

    先為返工講幾句好話。返工的目的不僅是為上班族帶來一份穩定收入,還有工作意義、社交生活,甚至一些社會地位。但也有大量研究顯示,不友善的工作環境和工時過長的壓力,會為上班族帶來比離婚更嚴重的身心傷害。不返工不行,返工太多也不宜,到底有沒有最合適的上班時間?

    不久前劍橋大學便利用疫症封城的機會,進行了返工多少天為合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人每週上班一天就可以了!只需每週一天,返工就能為上班族帶來足夠的工作意義和社交機會,此後工作再多也無太大分別。

    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為搵食而返工的上班族有何感想?你大概對此十分認同,但也很無奈吧,因為很難有企業容許員工們一週只上班一天的。要不然,企業的生產力如何維持?社會的進步如何維持?但若換個形式,一週只一天到辦公室上班,其餘時間則在家工作又如何?這會不會是個平衡利害的做法,成為將來辦公的新常態?

    (相關舊文:告別「扮工」千禧上班族

    我以前也寫過,朝九晚五、每周五天的工作模式,是由農耕社會開始,並於工業革命後成為「常規」的,這是一件頗「現代」的事。然而人類在大部份進化史中並非以這種模式工作,我們的祖先主要靠打獵、收集果實為生,工作時間短,嬉戲時間多。只是進入農耕社會後,我們犧牲了個人的生活,為人類整個物種帶來繁衍的機會。

    (相關舊文:點解要返工打獵與耕田

    不少疫下調研都發現,在家工作大大縮減員工的通勤時間,對其身心有益,也省下不少交通費。一位評論員引述人口普查數據指,在香港,若在家工作成為常態,可為由新界到港島或九龍跨區工作的150萬名上班族,每年省下208億港元的時間成本!

    (相關舊文:不通勤不是夢

    隨科技發展改善了工作效率和生產力,加上在家工作因疫情而普及後,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企業檢討行之有效的「返工」傳統,當中不少科技企業率先擺脫辦公室,香港也有初創效法。但這種變革步伐隨疫症緩和,正在逐漸減退。上班族對此當然無奈,但對享受「睇住人做嘢」的中層管理者來說,卻是福音。要重燃上班族減少工作日數的希望,大概先要令這些中層管理者體會「搵食以外嘅人生」吧。

    參考資料:The benefits of part-time work (The Economist)新界各區在家工作省下的時間成本(梁天卓,《信報》)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