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伴

    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我參加過旅行團,和一群陌生人朝夕相對多天,行程很豐富,思想交流卻欠奉;我也會和好友到隱世小島渡假,除吃喝拉睡外幾乎沒別的節目,但思想交流卻很豐富。有可能和陌生人出遊而彼此有深度交流嗎?

    Paxxioneer是朋友何靜瑩(Ada)創辦的旅遊初創,強調與到訪當地的人進行「心度遊」,以熱情灌溉心靈,尤其適合對一般旅遊體驗已感麻木的城市人。我們七月出發往日本關西,先到福井縣的小鎮若狹町進行漁農體驗,再到京都參觀聞名不如一見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 等。連Ada在內,共七人同行。

    這七人來自非常不同的背景:最年長的是退休中學校長Carol,她與Ada同為協恩中學舊生,已非第一次參加「心度遊」,她還參與過Ada監制的音樂劇《爭氣》,眾人裏與Ada最稔熟;Anson和Charis是已移民溫哥華的夫妻,結髮十五年,Charis也是協恩舊生,在校時已聞Ada大名,Anson是牧師,正在休假,他俩為慶祝結婚週年而來;年紀最小的是剛從港大畢業的言語治療師Annette,踏入社會不足一年,她是Ada的讀者;還有一位是此行曾和我同房的Queenie,她擁有結實纖瘦身型、健康蜜色皮膚,率直作風令人聯想起廿多歲的Ada(後來Queenie告訴我,她因為看了我介紹Ada的文章而參加此行,不料碰巧遇上,真是緣分)。

    我可以預料在行程中有機會發掘當地人的故事,卻沒想到真正充實豐富的交流,來自這幾位新相識的「團友」。有此效果,Ada應記首功。她是說故事的高手,又有講不完的經歷,只要你肯問,不管感性知性,Ada都能侃侃而談。另一大功臣是牧師Anson。他廿多歲便立志獻身事奉上帝,如今人到中年,雖略顯疲態,但鬥志不減。行程中大家共處的時間很多,Anson遂向我們這群陌生人剖白心聲,從唸大學的輕狂,到今天的疑惑,聽得大家津津入味,還踴躍地發表意見。年紀最小的Annette顯得很感興趣,她說很愛聽別人講「真後悔廿多歲時沒有XXX」,因為我才廿多歲嘛,可以提醒自己千萬別錯過。

    我們七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人生經歷大異其趣,命運幾乎從未交集,如果在別的時空下相遇,未必能分享這麼美好的時光。究竟這是巧合,抑或必然?

    我們七人在出發前雖然互不認識,卻都通過一根命運之弦繫往Ada:不管是她的讀者、她的校友、或她朋友的朋友等。我們得以成為Ada的讀者、校友或朋友的朋友,並非百分百巧合,而是必然有一些高度相似的性質,它使我們與Ada相知,再成為某次旅行的團友。換言之,雖然「報團」是隨機的,但能成為團友卻是必然的;「篩選」早在我們報團之前已經發生。

    引伸而言,很多初創都有這種情況,能成為早期用家的,絕非偶然。如果細心分析他們的背景(profile),對初創能否打下更大的江山很有啟示。

    話說回來,Paxxioneer強調人在異地的「心度」交流,可這原來不但在團友和當地人之間發生,更在團友之間出現。說不準這是它另一大賣點呢。

    ***

    相關舊文:

    小女人創業

    非一般女子

    ***

    上文精簡版7月20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千禧上班族

    上週文章「千禧創業家」提到,有投資者朋友本想投資三位剛大學畢業的年輕創業家,但遭婉拒,理由是三人不想承受一旦失敗所要面對的責任。另一位見過三人的投資者也有點失望,因為他們無法展示創業家應有的必勝之心。

    千禧創業家尚且如此,千禧上班族又如何?如果向聘用千禧世代的老闆們提出這個話題,我想他們的苦水吐三日三夜都吐不完。千禧世代當真如此不濟,社會怎樣進步?我想未必如此,不如先說幾句我弟的經歷。

    弟弟大學畢業後,工作了五年左右,一年前剛換新工作。在他上一份工,弟常向我抱怨,說不明白為什麼前任同事會花那麼多時間在一些他看來十分簡單的工作上。有些前任同事得花整整五個工作天才完成的任務,我弟往往一個下午就弄好了。弄好之後他無事可幹,上司又不指派新任務,他只好在餘下的四天半內,找些可有可無的活來「扮工」。我想任誰都看得出他在辦公時間表現得多百無聊賴。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他忍受不住,就把工作一弄好就交上,望上司會交托新任務,好使他別那麼悶。可是他老犯錯,這裏漏一些,那裏差一點,雖然不是什麼重大失誤,但小修小改總免不了,這就給同事、上司留下一個做事馬虎的印象。後來我給他說,既然你做得那麼快,不如不要急著交,做好後多複檢幾次,把瑕玼改正好,才將作業工工整整地呈上,不是皆大歡喜嗎?弟弟採納了我的建議,人家五天的活,他半天弄好,然後再用一天半日複檢,終於把任務又快又好地完成,自覺小有進步,上司也感到滿意。

    我後來偶而看到《金融時報》一篇舊文,才發現我弟的經驗並非獨有。千禧世代因為從小接觸應用科技,對各種軟件熟悉程度更高(tech savvy),所以做事遠比他們的上一代有效率。「嬰兒潮」同事要好幾天才弄好的文件,千禧世代三兩下功夫便完成,一做完就喊悶,而上司卻以為他們在偷懶,或做事馬虎,因而留下壞印象。長此下去,千禧世代覺得工作悶、感到不被重用,上司卻不滿他們不勤奮、不盡責,衝突往往因此而起。

    當然現實要複雜得多,但從我弟的經歷就知道,要好好管理千禧上班族,只要肯了解他們,還是有方法的。比如千禧世代相對不那麼計較金錢回報,但很重視工作的意義。如果老闆懂引導他們發掘任務的趣味,給他們發揮的空間,千禧世代往往可以不計報酬而把一件事盡心做好。所以Google讓員工抽20%時間開發新方案的做法很值得參考,這等於「用盡」他們的時間,而他們還會感謝公司給予發掘興趣的機會呢。

    還有一招,就是「回贈工時」。以我弟為例,別人每天做八小時的活,他有方法五小時做好,餘下幾個鐘頭,讓他提早下班行不行呢?當然這對許多講制度的大企業來說,肯定不作考慮,但人數較小的中小企又如何?有一位卅歲出頭的年輕老闆告訴我,他發現以升職加薪來激勵員工,根本不起作用,有些員工甚至以升職為懼,因為不想承擔更大責任。加薪也無效,每月多兩千元,他們覺得不痛不癢。但若每月多放幾天假、年假增加一些,員工可高興了!做事也更有勁。對千禧員工來說,「加假」遠比「加價」來得有效。

    嬰兒潮或X、Y世代的上司們可能會感慨,憑什麼我們要作出改變,去遷就千禧世代呢?話不能這樣講。千禧世代沒機會坐上經濟高速增長的便車,他們必須出類拔萃,才有機會超越父母的成就。而且這也不算什麼遷就,只是因應他們的興趣和能力,讓他們有更大的發揮和貢獻而已。

    千禧上班族真正的考驗並非如何超越嬰兒潮或X、Y世代的上司們,而是如何確保人到中年時,謀生技能不被人工智能或機械人取代。

    ***

    相關舊文:千禧創業家

    上文之精簡版7月13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千禧創業家

    一位投資者告訴我他最近遇上的一樁「奇遇」:

    三個剛大學畢業的同學共同創辦公司,產品是一個網上軟件,用家主要來自美國,包括每月付費的訂戶。他們又從矽谷籌了一些天使資金回來,未來一年半載的營運,基本上不成問題。這正是年輕人磨拳擦掌、一展所長的大好時機。

    投資者朋友和他們見面後,覺得三人年紀輕輕有這樣的成績很不錯,他出錢出力,不但給予三人很好的建議,還爽快掏出廿萬美金支持他們。條件都談好了,文件也準備就緒,但奇怪的事卻在此時發生:三人臨陣退縮,不要錢了。

    交易這回事,一天未簽字作實,一天都有機會變更,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變更者,通常是投資人。初創不要投資者的錢,也時有所聞,往往就是價錢談不攏,或對投資者有芥蒂吧。可奇怪的是,三人對這位投資者倒是十分尊重,還想請對方當顧問,雙方在交易告吹後,且進行了三四小時的剖白。那到底為什麼交易會告吹?

    投資者和三人談了一宵,得出這樣的觀察:三位年青人創業年餘,感到壓力太大,漸有放棄之意,可是一旦接受投資,就無法逃避,只能苦撐下去。他們實在沒那份決心與毅力,又不想辜負投資者,左思右想下,寧肯不要新資金,任舊資金能走多遠便多遠,走到盡頭便算。以這個原因推搪投資者,真是聞所未聞。

    投資者朋友回想自己創業廿年,也曾多次幾乎走不下去,但他就是不認輸,為出糧給同事、為向客戶交代,一次又一次,以破斧沉舟之心扭轉局面。終於捱到今天,朋友的生意不但上了軌道,而且有符上市資格的充沛被動收入。他很感慨,千禧創業家是不是自小生活環境太優渥,選擇太多,所以太容易放棄?他當日若缺乏意志,哪有今天。

    我正好認識另一位和這團隊談過的投資者,他亦有類似的觀察。這位投資者也誠意十足,和三位見面後與自己的團隊做了不少功課,尤其針對該初創最主要的對手研究,問這初創有何應變。但令他失望的是,三人不但不了解對手的最新動向,而且在投資者的追問下,居然表現得很不耐煩!他感慨,為什麼廿多歲的創業家沒有表現出必勝之心、對成功並不饑渴?

    這樣的觀察不止發生在香港,《金融時報》上月也有報導,指選擇創業的千禧世代比以前少,而他們失敗的次數更多。社會上對千禧世代的批評很多,我無意落井下石,只想了解他們多一些,到底他們想走怎樣的路?

    ***

    上文之精簡版7月6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