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闇黑創業

    溝口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報導日本的黑幫新聞長達50餘年。不久前他出版了一本書叫《操縱闇黑經濟的怪物們》,深度訪問九位在日本從事「灰色產業」的創業者,是一本相當過癮的另類創業書。

    我曾寫過兩本有關香港科網創業家的書,筆下人物總算少年得志、有勇有謀;但和溝口敦筆下的九位「怪物」相比,他們的創業實在是「正路」得過份,缺少教人拍案叫絕的刁鑽。

    什麼是「灰色產業」?就是介乎黑與白之間的產業。它們之所以非黑,是因為那些活動並非和黑幫有關,或未必非法;但它們也非白,因為說出來總有不夠光明正大之處。

    舉個例子,書中第二章主人翁P,經營多個交友網站。它們大規模發送引人入勝的垃圾郵件(如:我想送你一千萬元),誘使上釣者回覆。回覆者在不知不覺間和發訊者建立關係後,就要藉不斷購買點數來繼續他們之間的通訊。曾有一位有錢女因此累積付出了二億日元的代價!

    這些郵件本身未必構成詐騙,但經營者因為掌握了人性的慾望、針對人性的弱點作出攻擊,並因此得到金錢上的報酬,說這種生意堂堂正正,也說不過去。所以P經營這門生意極度小心奕奕,不惜付出大量成本築起一道道防火牆,以免驚動稅局或警察。

    因此溝口敦形容灰色產業是「遊走法律邊緣的產業,同時也是至今無人投入創業的領域」,正因為灰色產業並不是一個「眾人爭相投入的領域」,所以,「同業競爭率非常低,也可以說是成功機率相當高的產業」。單就這些特點而言,灰色產業和許多新興創業幾乎沒兩樣!例如召車服務UBER可以說是「遊走法律邊緣」,而且面世時也是「至今無人投入創業的領域」。

    那灰色產業有機會變白嗎?下週再續。

    ***

    本文1月26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內向者的networking

    「搞Startup」(創業)大行其道,連帶相當「鬼佬」的Networking(應酬、社交)文化也成為本地創業者的日常。但撫心自問,有多少創業家真心享受networking?

    創業活動天天都有,其中大部份都在「正規」活動外,預留時間供來賓「network」。在完美的設想中,活動既然吸引了那麼多創業者聚首一堂,當然要讓與會者好好和同業交流寒喧一番,促進了解與合作嘛,說不定偉大的意念就在這些偶然的碰撞下產生呢。像一年一度的RISE conference,在香港創業圈中應該算是最矚目的了。它每年夏季連續多天在會展舉行,場內有展覽和從早到晚的研討會,散場後還有夜夜笙歌,來自各地的參加者在蘇豪區大大小小酒吧暢飲盡興,熱鬧得很。

    記得去年RISE舉行期間,我一些外向的創業朋友好像天天充了電一樣,由早到晚,不絕地進出會場,滿場「Yo, man!」。至於我呢?去年在香港上市的一間科技公司,創辦人是RISE的主題演講者,他送了我一張VIP券,可以全天候進出會場。理論上我可以不花錢而且自由地天天從早high到晚,但結果我只挑了一兩個講座來聽,還謝絕一切場外的networking,一散場便走。對我來說,networking相當耗電,比上班還累。

    這就是內向者Introverts和外向者Extroverts面對social stimulation(「社交刺激」)的最大分別。2013年美國人Susan Cain出版了一本書叫Quiet,顛覆大眾對內向/外向者的固有觀念,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Susan Cain說,美國推祟外向文化,鼓勵人們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侃侃而談、歌頌團隊精神,結果從學校到職場,無不以外向者的設定為中心。小學生就要進行小組作業,成人更不消說,企業內外都有數不盡的networking機會,如果誰不熱切地參與,就會被標籤為害羞、不合群、自我中心。這種文化往往令內向者違背自己愛靜和喜獨處的本性,勉強四出社交,結果弄得自己很累。

    Quiet一書指出,內向者並非抗拒社交或不擅辭令,只是傾向獨處與愛靜。如果氣氛適合、交談的對象投契,內向者其實是相當優秀的溝通人才,比外向的人更懂聆聽。同時,愛靜與獨處恰好也是孕育創意的主要元素:偉大的意念往往不是在社交場合中碰撞而來的,而是個人在細水長流的獨處和思考中,靈機一觸出現的。故Susan Cain進一步指出,許多偉大的領袖和發明家,其實都是不大享受networking的內向者,他們大部份時間寧可獨處,只在有需要時才毅然出來面對群眾、推銷意念,而且往往為此要作許多準備功夫。

    Bill Gates、Steve Jobs、Mark Zuckerberg⋯⋯許多極出色的科技創業家都是內向者,並不喜歡應酬。這加倍使我疑惑,到底是誰帶起了科技界network的潮流呢?寫程式需要安靜和獨處的空間,為什麼要勉強他們出來network呢?有需要時,創業者才和三三兩兩比較熟悉的人交流,不是更好嗎?

    許多人不信我是喜歡獨處的內向者,因為常見我出席形形式式的應酬。其實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已經能推便推了。若必須出席,往往一找到投緣的對象便拉住對方躲在角落靜靜交談,這樣可以省省電。

    Susan Cain曾在TED Talk中介紹她書中的理念,更呼籲大家減少團體活動,還內向者更多獨處空間。這值得科技界效法。

    ***

    相關舊文:Quiet

    ***

    本文精簡版同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融資ABC

    三個好朋友在大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毅然決定離巢創業。成立不久便得到傳媒關注及報導,更出乎意料地引起投資者興趣,開了價錢,意欲入股。

    三人全無融資經驗,見罷該投資者後,更是一臉問號,不知如何是好,便來找我談。按照他們目前的發展階段,我提了幾個意見:

    1. 可以不融資便不融資

    許多初涉科網創業的人都有個錯覺,以為融資是必經階段,凡初創都要經過天使/A/B/C輪融資,然後便成功上市。此外,不少傳媒也喜歡報道成功融資的個案,讓人以為融資越多越「威威豬」,乃初創業務發展的里程碑。

    這全是幻覺。首先融資多少只是融資的里程碑,代表某初創的市場價值是多少,這和其業務發展如何,沒必然關係。另外,資金是加速初創成長的手段,絕非目的,故以融資額來衡量初創的表現,乃本末倒置。

    在香港,有好些成功的初創僅以創辦人的積蓄啟動,建立健康的現金流後,在好一段時間裏主要專注產品發展,沒有融資需要,像把個人化手機殼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的Casetify,我便沒聽說他們曾融資過。

    一位創業十年的朋友曾說過:融資好比結婚,是找個人回來分你身家喎,豈能不謹慎?

    2. 尋找錢以外的價值

    如果初創衡量再三後,發現必需融資才能走下去,那在挑選投資者時,便要細細尋找有戰略價值的投資者(strategic investor),以獲得錢以外的價值。

    要知道,融資實際上是出售股份、換取資金,投資者好比初創的合夥人,其影響力在初始階段尤為明顯。如果初創有實力選擇,最好找到兼具行業知識、經驗、人脈與協同效應等的投資者,才有助加倍成長。比如說你的初創提供上門洗衣服務,如果能找到傳統洗衣店入股成為策略投資者,那就相得益彰了。

    3. 一開始不要出售過多股份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融資已屬必然,也盡可能不要出售太多股份,因這對初創的長遠發展有莫大影響。一個好的投資者,著眼的乃回報而非吞併,所以他也未必想成為大股東,令創辦人失去控制權。矽谷一些權威的初創加速器,一般只取6%股份,這是個值得參考的數字。我曾和不少專業投資者和優秀的初創談過,一般來說,初期融資不要出售超過20%股份,比較合理。

    以上是有關融資的一些非常粗淺的常識,僅供參考。在真正的融資過程中,還有許多細節和條款要留心,例如一間初創的市值如何釐定,便不是簡單學問。

    許多初創抱怨融資難、找不到投資者,其實世上缺的不是錢,而是好產品。像文首提到的這家初創,三人還沒弄清融資是什麼一回事,錢就來叩門了。

    我聽過一個關於融資的比喻:天使投資者就好像神一樣,雖然看不見,但無處不在。初創的關鍵是做好產品,融資的機會,就由投資者來費心尋找好了。

    ***

    相關舊文:

    融資不要做的事

    簽唔簽NDA

    ***

    本文精簡版1月12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