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的恐懼

    曾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佔據重要角色的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曾批評比特幣:「這比『鬱金香花苞』更糟糕…必血流成河。」(註1)在行內同樣德高望重的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充分認同:「一個晚上價值波動達20%的哪像貨幣?是詐騙!」(註2)

    銀行巨頭們如此恐懼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至恨不得將之消滅於萌芽狀態,因為他們比任何人更清楚:加密貨幣及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必將對傳統銀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劇變,他們的百年基石,隨時在一夕間灰飛煙滅。

    全球銀行業是個價值高達134萬億美元的超巨大產業,但無論從支付、借貸以至融資,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性卻不斷入侵銀行業的領域、顛覆銀行的主要功能。以下淺說支付與匯款:

    假設你有一個表弟在倫敦留學,家人每年都得給他匯一筆款子交學費。阿姨去銀行匯款,得先在這邊的銀行付手續費;表弟在彼邦取錢,再付當地銀行手續費。這還不止,把港幣換成英鎊時,銀行還從中吃掉不少兌換差價。如此一來二去,一筆款子就被銀行平白賺去一截,而作為中間人,銀行幾乎沒有提供任何附加價值。

    對銀行來說,匯款是一項低風險兼穩賺的服務,它們哪有誘因減低收費?在2016年,銀行的跨境支付(包括信用狀)佔全球支付營收的40%,可見這真是本少利大的生意。這麼多年來,作為銀行顧客的我們竟一聲不吭接受這種巧取豪奪,能不慚愧?

    此外,銀行的跨境匯款服務還要等數天才成交,為什麼?難到銀行還要把這筆款子的實物,從香港運去倫敦不成?非也。這是因為全球銀行還在用一套非常老舊的中央系統,叫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Communication),它每天為10,000間金融機構發送2,400萬條交易訊息。

    不錯,SWIFT並不負責把款子從一處匯到另一處,它僅僅發送訊息而已。真正的資金鏈在訊息獲接收後,需要經過兩方銀行之間連串極其龐複的中介系統才能完成,而60%的B2B支付過程需人手處理,每次需時15-20分鐘不等。換言之,匯款這個過程不止冗長,還有許多機會發生人為錯誤、還得花時間覆檢。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能顛覆銀行間的支付與匯款,因為它不須通過中央系統進行。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等為用家提供保密的P2P支付,交易透過一個公開、去中心化的網絡,取代銀行代表的中間人來進行,所以既快捷又便宜。銀行業估計過,倘一旦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跨境支付上,取代原來老舊的基建系統,起碼可省下200億美元的交易及清算成本。

    下文再談區塊鏈技術如何顛覆初創的融資。

    ***

    相關文章:自己的錢自己融

    註1: Jamie Dimon原句是: “It’s worse than tulip bulbs. It won’t end well. Someone is going to get killed.”

    註2: Lloyd Blankfein原句是: “Something that moves 20% [overnight] does not feel like a currency. It is a vehicle to perpetrate fraud.”

    本文資料參考CB Insights簡報How Blockchain Could Disrupt Banking

    ***

    本文2018年2 月23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上文是加長版本。

  • 整個App就得?

    你還記得上次到Starbucks星巴克買latte是多久以前的事?今天上午?周一午後?上星期?也許你已記不起。對,曾是白領「潮物」的Starbucks,一如許多瘋靡全球的大品牌,似乎漸呈疲態、形像老化。莫非星巴克也猶如紅顏,敵不過歲月的洗練?

    在美國上市的星巴克上月底公佈最新季度業績強差人意,當天股價即應聲下挫近5%。本季度反映的業績包括傳統旺季聖誕節,理應有助振興業務,可惜星巴克扭盡六壬調配的季節限定飲品,似乎無助為其注入強心針。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家用咖啡機普及,消費者減少在街上買咖啡;二是獨立咖啡店如雨後春筍,以特色和小店風味搶去不少星巴克原來的客戶。星巴克腹背受敵,業績不受影響才怪。

    而且,不管美國本土或海外,除咖啡外,市場上其他零售飲料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如據我午飯時間在中環的觀察,在「茶湯會」門口排隊的人,就比附近的星巴克多得多。這是對消費者最好的年代,卻可能是對星巴克最壞的時代。

    星巴克此次業績最大的亮點,是其在中國的銷售按季增長6%–只要它保持此增長態勢,長遠有望為集團帶來轉機。但遠水難救近火,星巴克的高級行政人員們畢竟不是省油的燈,故宣佈將加緊拓展及宣傳手機應用程式Apps的功能,包括利用Apps落單、付款及儲積分等。因為傳統經驗證實,已登記儲積分的消費者,消費金額比沒登記的多;而且,大企業的營銷部門往往引經據典,指Apps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個人化的選擇,有助業務,所以明年預算,此處還要再添一筆。

    讀到此處,可能你已忍不住牽動了嘴角–又是這套!對,大企業面對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和科技的衝擊,最常見的應對之道,是「整個App 」。如銀行面對金融科技Fintech的挑戰,方法是「整個App」;百貨公司面對電商e-Commerce的威脅,出路也是「整個App」。但身為消費者的你比誰都清楚,「整個App」並無為大企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亦難以使用家與之重修舊好。

    初創Startups能以大衛之姿戰勝巨無霸歌利亞,不是因為懂「整個App」,而是因為初創能以大企業完全無法想像、猶如從平面跳進三維空間的激烈手段,一舉擊滅之。能自我顛覆而存活下來的大企業,可能少於1%–這樣的機會,柯達錯過了(菲林沖印被數碼攝影顛覆)、諾基亞錯過了(手提電話被智能電話顛覆)、星巴克…能不能像當年的IBM般,浴火重生

    如果星巴克在業績不振後宣佈的,不是「整個App」,而是以「星巴克智能咖啡機」之類的劃時代產物取代零售店,可能逆轉勝的機會更大。我拭目以待。

    ***

    本文2月9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上為加長版

  • 由灰變白

    日本資深新聞工作者溝口敦不久前出版了一本書叫《操縱闇黑經濟的怪物們》,深度訪問九位從事「灰色產業」的創業者。我覺得這本書非常精采,尤其他筆下的灰色創業者,撇開道德價值不談,在思考與進攻一門生意時,和許多新興領域或科網創業者的考量很相似。

    灰色產業是遊走法律邊緣、非黑非白的經濟領域。它們的創業者通常有幾大特徵:一,他們對人性有深入透徹的掌握,知道如何透過操縱人性的慾望或弱點,令自己獲利;二,由於涉足的領域高度敏感,所以他們的經營手法十分謹小慎微,甚至可以說是迂迴曲折。這是因為若一旦誤觸法網,或被稅局盯上,他們小心奕奕築起的王國可以被一舉瓦解;三,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生意羞於啟齒,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由灰變白,過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單就首兩個特徵而言,其實灰色產業的創業者,和新興產業的創業者實在很相似。比如說,手遊設計者就要對玩家心理有一定的掌握,才能設計出令人上癮、和自願不斷課金的遊戲;在攻克一個新興產業時,或法律未必追得上,或現有渠道被既得利益者牢牢掌握,所以創業者往往要以非常曲折的方法,繞過種種障礙建立新的網絡,供產品流通。

    至於特徵三,在科網創業中也很普遍,倒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不能見光的事,而是他們涉足的創新尚未普及,實在很難令普通人理解。比如說一個從事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相關行業的人,三姑六婆一聽,往往就定性他們是投機比特幣的騙子。

    溝口敦筆下九位灰色產業創辦人,除以上三個特徵外,還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幾乎都從身無分文起家。正因不能靠「父幹」,他們才要涉足藝高人膽大的領域,因其性質使然,競爭比較小、成功率相對高。

    灰色創業者欲變白,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其灰色產業儲起第一桶金,然後轉攻正行。溝口敦因此說,「灰色產業的確是貧窮人士躋身企業家的捷徑」。

    ***

    相關舊文:闇黑創業

    ***

    本文2月2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