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唔識tech點創業

    兩位大學好友,畢業後邊打工邊創業,早上「華爾街」,晚上化身「矽谷人」,為時數年。到了28,29歲的年紀,事業漸有起色,以業餘時間打理的創業項目,居然也做得不錯。可惜發展下去的話,看來兩方面難以兼顧,如何取捨?二人思前想後,決定「U盤化」,脫離組織,投入創業。

    但有個問題想不通,小伙子打電話來問:我倆都不懂程式,該找個技術人回來,還是求助於坊間林林總總工作室,以外判形式合作,貨銀兩訖?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也不容易,如何建議實在對一個初創團隊影響深遠。我有一點紙上談兵的想法,寫出來抛磚引玉,有初創經驗的朋友請不吝𧶽教。

    在他們這個初創階段,我的建議是:如果有人選的話,能找個CTO成為聯合創辦人最好。次之,在自己的平台上招兵買馬,看能不能找到價值觀相近的人加入團隊,再細心觀察合作下去的可能性。假設實在沒有人選,才考慮把技術部份外判出去。

    簡單解釋一下我的理由。小伙子的產品依賴互聯網作平台,技術應用的高低,對日後能走多遠有決定性的影響。在他們這個初始階段,未必能預視整個技術平台的架構有多複雜。所以如果用外判形式逐個項目做,發展下去可能發生互不協調的情況;而且將來若要在已建好的大樓上修改結構,也會非常困難。

    所以他們最好有自己的CTO,猶如初創的建築師,掌握藍圖,推進工程。由於現有的兩位成員都不是技術人,所以新加入那位更應「補不足、損有餘」,既要和團隊理念相近,又有能力補充先兩位的不足。

    我鼓勵小伙子翻箱倒櫃思索自己的人際網絡,回想一下從讀書時代至今,可有哪位同學在互聯網方面特別出色?很多時需要找的人未必是平時接觸最頻密那些,反而是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同事之類。只要有人選,就要發揮三顧草㿖精神,用足誠意,打動技術高手加入團隊。有沒有吸引人才的能力,也是初創成功與否的重要元素。

    小伙子續問:我想起工作關係接觸過一個人,他四十多歲,在科技公司當高層,月薪最少五六萬,我們恐怕請不起。

    我搖搖頭說,不對。你們要找的人,應該是年紀和你倆相差不過兩三歲那種。年紀太輕的,以你們經驗,管不住;年紀太大的,你們更不懂應付。而且「叔叔」人生經驗和你們相差太遠,對事業的要求不同,很難與你們共同進退。

    廿多卅歲應是正當創業的最好時機。人生和工作經驗剛好,未被生活磨練得失去鬥志;既有自發向上的動力,又不會太輕浮無知、三分鐘熱度。

    我期望這個小小團隊,早日找到和他們理念和想法相近的「第三者」,把產品做下去,有朝一日,名滿天下。

    ***

    相關舊文:不怕神一般的對手

    上文精簡版12月15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九十後上流

    11月21日「股王」騰訊宣佈即將推出網絡遊戲「絕地求生」的手機版「光榮使命」,遊戲還未可以下載,已獲2500萬預約,同日股價突破港幣400元。當時一位23歲的香港人李智鴻「Kane」,好奇試玩該遊戲的電腦版,豈料與隊伍一舉奪下亞洲第一身伺服器第二名、香港第一。幾天之後,更晉身亞洲第一。

    「絕地求生」是一種射擊遊戲,高手向來由內地或韓國人囊括,亞洲第一往往便是「天下第一」。彈丸之地如香港,有幾多項目可以晉身世界第一?但少年Kane可以。

    Kane當然不是什麼「贏在起跑線」的中環精英,他在一條香港人為數甚少的賽道上競爭:打機。Kane從小愛電競,年紀輕輕已在不少業餘賽事中奪魁,後來被職業隊伍相中,成為首批進軍中國 LPL 頂級職業聯賽的香港選手,並在《英雄聯盟》項目贏過世界電子競技大賽香港區冠軍。去年以22歲之齡退役,擔任女子戰隊PandaCute總教練至今。

    說到PandaCute,一年前她們剛出道時我介紹過(「香港電競女團」),現在小妮子們已成許多品牌爭相邀請的合作對象。五個廿歲不到的女孩子,出身一般,讀書平平,如果不是因為對電競的熱愛而毅然選擇職業選手之路,如今或只能找一份機構裏最低端的工作,每天營營役役,迷失在人流如鯽的地鐵站裏,不知出路在哪兒。

    寫到這裏,我想起內地「知識網紅」羅振宇《羅輯思維》)那句叫「U盤化生存」的16字箴言:「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這是什麼意思?內地人的U盤,即我們講的USB。羅振宇以USB作比喻,鼓勵年輕人脫離制度化的大企業,以「手藝人」的狀態生活(類似我們現在講的Slash斜槓青年或自由工作者),擁抱互聯網價值,不須依附機構。

    羅振宇認為,八、九十後的年輕人只有在互聯網的新領域,才能攞脫現有制度在人事任免和工作方式上的羈絆,闖出自己的路。因為在這些新領域,已經上位的前輩並無競爭優勢,反而他們才能如魚得水。當然,這條新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同樣挑戰重重,危機處處;少年能走多遠、走到哪,沒有定案。但至少,互聯網提供了現有制度以外,另一條出路給他們。

    看Kane和PandaCute,你不要用DSE摘了幾多星來衡量他們的成就,他們壓根兒不放這在眼裏;和他們息息相關的排位和作戰的伙伴「英」(比賽時代表自己的英雄角色),你又懂多少?

    ***

    相關舊文:香港電競女團

    ***

    本文精簡版12月8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千禧媒體

    9GAG共同創辦人Ray Chan,上週在共享工作間BLOOM有個小型分享會,他對經營媒體的看法很有意思。

    9GAG在FB共有粉絲3,800萬、Instagram追隨者4,200萬、Twitter上也有1,300萬人追縱。不同平台加上他們自己的網頁與App,每月全球大約有1億5千萬人接觸過9GAG的內容。這個總部位於香港荃灣工業區的團隊,只有26人。

    以廿多人打造出每月接觸一億多人的媒體,這在「前互聯網」年代,是不可想像的。難怪Ray大言不慚謂,很多人說現在是「傳媒寒冬」、「紙媒末日」,但我看到的情況恰如其反,現在才是傳媒行業最好的年代。

    他解釋:香港紙媒行業的商業模式可以說多年來都沒有經歷過重大改革,現在終於發生地殼變動、邊界被重新劃分,結果由從前為數不多的報章以霸權姿態獨大,演變成大大小小網媒在不同平台上百家爭鳴。對既得利益者來說,這樣的衝擊當然令人痛不欲生;但對生於千禧世代的網媒而言,這正是吐氣揚眉的機會。

    讓我們對比一下。過去憑印刷廣告賺取收入的紙媒,現在為爭奪網上些微點擊率而令前線記者疲於奔命。新聞系科班出身的記者本有一番改變現實的理想,卻逼不得已用嘩眾取寵的標題或題材,取代用心做好的內容。這種扭曲的模式怎可能持續?我相信傳統紙媒經過一番媒脫胎換骨後,終將找到在千禧年代生存的經營模式。

    至於毫無包袱的千禧媒體,面對沒有邊界的網上世界,卻的確好好玩。舉個例子:Whizoo Media。這個14人團隊全部網媒出身,沒經過多少正規新聞學訓練,但他們的取材、拍攝手法、主持風格等,偏偏很對廿來歲年輕人的胃口。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題目(如:月經)、聽起來沒趣的實驗(如:從街市買衫配搭),在他們手上卻每每成為瀏覽率過萬的內容。能如此強烈地引起年輕人共鳴的媒體,怎不令廣告商垂涎欲滴?

    Ray另一看法也和坊間思維有別:FB不斷調整發佈內容的方程式,令一些本來坐擁大量粉絲的品牌專頁接觸面大跌,小編們無所適從,怨聲載道。Ray的回應卻是,在startup的世界,不斷改變才是常態。你以為一旦找到必勝之道,從此便只需按固定的方法設定好專頁?世上哪有這麼容易的工作。應有之道是調整心態,勇於與變化共舞。

    ***

    相關舊文:

    消失的觀眾(上)

    消失的觀眾(下)

    The Information以小勝大

    電郵姐妹花

    ***

    本文相似版本12月1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