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億美元罰款,超值

    經過逾一年調查,上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終與Facebook就和「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CA)有關的用戶私隱被泄作出和解。Facebook將繳付FTC史上第二大的50億美元罰款,換取其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及高層免就此前發生的私隱事件被調查(blanket immunity)

    這張天價罰單看似嚇人,但以Facebook的財力,要應付綽有餘裕:據其剛公佈的第二季業績,Facebook期內收入達169億美元,以佔季度營業額不足三分一的代價獲放生,很划算。值得Facebook每日16億用戶繼續關注的是,我們被泄的數據,究竟被用作何用途?由此引發的道德和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嗎?

    Facebook和CA千絲萬縷的關係,要由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說起。Project Alamo是特朗普競選團隊針對選民的數碼宣傳平台,在其最高峰,每日向Facebook投放100萬美元廣告費。CA是Project Alamo的大腦,指示團隊如何精準地向目標選民投放針對性廣告,以達立竿見影之效。CA的絕密武器,就是從每名選民身上發掘出來的5000個數據(data points)。

    早於2014年,CA便透過Facebook平台邀請用戶參與性格測試,以此構建性格模型(personality profiling)。通過測試收集的數據,和參加者所有朋友在Facebook上的公開訊息,CA最終掌握了8700萬人的資料。憑這些數據,CA就能推斷每個人的性格、喜惡、政治取向等,並以此製作政治文宣。透過Facebook的精準廣告投放,每個人收到的文宣都可因應其喜好略有不同,例如勞動階層收到的,是移民搶佔職位的廣告;駕駛人士收到的,是燃油稅大幅調升的廣告等。Project Alamo團隊務求以最能引起共鳴的廣告,影響選民的行為和投票取向。這是個「數據-性格-行為-投票」的操縱鏈。要命的是,競選對手無從得知每個選民所接收的訊息,欲應對亦束手無策。

    在加入特朗普的團隊Project Alamo前,CA已與共和黨初選後選人Ted Cruz共事了14個月,透過其操作,CA助Ted Cruz從黨內排名最低,一躍而成僅次於特朗普。這14個月所得的成果,進一步豐富了其選民資料庫,並讓Project Alamo得益。結果特朗普成功以政治素人的身份,在總統大選中一舉擊敗了老練的政客希拉莉。

    大概是勝利的感覺令人飄飄然,CA的前CEO Alexander Nix曾在公開場合對其選舉操縱手法侃侃而談,最終被傳媒揭示其他出位的政治手段,引爆整個私隱醜聞,唯有黯然離職,CA亦進行破產程序,停止運作

    Facebook、CA和特朗普競選團隊三方之合作,成功示範如何透過大規模掌握選民的數據,在政治上翻雲覆雨。商業機構擁有如此強大武器卻透過罰款而得到放生,這張帳單怎會不超值呢。

    參考資料:

    Netflix紀錄片The Great Hack

    Wikipedia:Facebook-Cambridge Analytica data scandal

    相關文章:

    撼動江山的武器

    推翻全局的少數

    得Facebook得天下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當你低處未算低

    好友來訊:我失業了!

    失業?朋友是個自僱的程式員,比我更早「U盤化」,怎會「失業」?原來他大半年前接下某企業的案子,一嚐按月支薪的滋味,但最近市道不佳,客戶的財政狀況突告緊張,負責人痛下決定,通知我朋友案子「壽終正寢」,不用再做了。

    受影響的不止他。一個社企創辦人說,他們本來和幾個大集團合作無間,但隨政府運作幾乎停擺、社會抗爭無日無之,平時疏爽的「金主」一一閘水喉,教他好不徬徨。另外,做廣告、營銷、公關的,眼見客戶下單日趨審慎,更切身地感受到不景氣。

    上週某夜我們下班後到銅鑼灣晚飯,平時熙熙攘攘的餐廳只有三四桌客人;走上街頭,竟感到幾分冷清。市面太靜了,人們開始說,「衰過傘運」,有的說「衰過金融海嘯」,更甚者,「衰過沙士」…低處未算低。我們作為滄海一栗,心裏怎會不著急?

    不久前我從一家龍頭公關集團的老闆口中,聽到他這段經歷:2000年科網熱,許多企業錢多得不問價地開單,集團賺個不亦樂乎,同事年終花紅豐厚。不旋踵科網泡沫爆破,市況急轉直下,一路跌到2003年沙士襲港,經濟差到極點。

    「但我們一個人都沒裁。」老闆回憶道。儘管因為好景時的過度擴張,令一些同事此刻上班無事可做,公司又沒生意,但他咬緊牙關,依舊個個月出糧,「齊上齊落,一個不少」。捱到2003年下半年,市況否極泰來,2004年更迎來全面復甦,生意暴增。不少同業當時若非已遭淘汰,就是人手不夠,但他們因為一直儲備人才,所以順利擴容。那一役後,集團的基礎更穩健,邁向今日稱雄的版圖。

    我相信這番談話若發生在2003年,他的語氣不會如此輕鬆自信;又或那一役沒捱過去,今日又是另一番「教訓」。但我得到一個訊息:我們沒法左右嚴峻的外在環境,唯有控制自己的心志,做好該做的事。盡人事,安天命。

    美國創業家Ryan HolidayThe Obstacle is the Way一書中引述數據指, 「財富500」上有一半企業,是在熊市或經濟衰退中創立的,包括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後90日成立的《財富》雜誌本身、1973年石油危機中創辦的FedEx、2002年科網爆破後面世的LinkedIn等。

    生於亂世,我們或許束手無策,但多年後回首,能不能因為曾在巨浪中屹立不倒而自豪?他們都做到了,你也可以。

    ***

    本文精簡版8月2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形勢比人強

    這個夏天,比任何一個夏天都漫長。

    做生意的朋友,在中美貿易戰的陰影籠罩下,早就預計這年的營生不容易。但始料不及的是,香港社會運動的衝擊隨六月驕陽而至,猛烈得躲也躲不開。

    上週本地初創最大的一宗新聞,是向酒店提供手機租賃業務的Tink Labs傳出大幅裁員、業務重組的消息。Tink Labs由「九十後」的郭頌賢於2012年創立,在短時間內成功大額融資,獲包括台灣鴻海集團旗下的富智康、李開復的創新工場、美圖董事長蔡文勝及日本軟銀(SoftBank)等星級投資者垂青,自稱市值超過10億美元,晉身「獨角獸」之列。

    但饒是這位小郭融資能力再強,也強不過公司燒錢的速度、更強不過逆轉的風投形勢。網媒Fortune Insights引述富智康的年報指,持有Tink Labs的Mango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去年收入1,300多萬美元,但虧損高達1.22億美元,嚴重「洗大左」。

    本來初創出現虧損並不罕見,今年在美國上市的UBER也沒盈利,只要有投資者相信它的前景,願意投錢進來,那表面上什麼事都沒發生,錢接著燒。但如今Tink Labs傳出裁員重組,「音樂椅」活動突告暫停,就證明缺錢了。

    香港初創的投資氣氛比起美國或內地,一向不算熱鬧,所以Tink Labs出現裁員重組的消息,就像什麼新鮮事。若問問熟悉內地風投的人,就知道形勢早就起了變化,因財困而瀕危的初創比比皆是。比如共享單車Ofo,2014年轟轟烈烈地問世,刮起一陣颶風,去年屢傳資不抵債,今年終被銀行凍結公司戶口,創辦人則被禁止高消費與限制出境。在內地做風投的朋友說,上面現在不缺錢,但缺流動性,沒新的投資者投錢進來,舊的投資者套現不了,動彈不得,靠資金流轉撐起的生意,就開始出問題了,Ofo如是,Tink Labs恐怕也如是。應了投資大師巴菲特的名言:退潮時才知誰沒穿泳褲。

    令人悲觀的是不只靠燒錢的初創才出現經營困難,腳踏實地做生意的一樣為勢所迫。比如Ofo破產,它的服務供應商自然有一筆壞帳收不回來,實力夠的硬撐下去,底子薄的隨時成為collateral damage(殃及池魚),死得冤枉。此外,社會出現低氣壓,不少品牌都暫停了線上線下的推廣,相關行業生意受損,又找誰喊冤去?

    我也不想危言聳聽,但眼前形勢比人強,無可奈何,尤其我已「脫離組織U盤化」,對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近來看有關Stoicism(「斯多葛主義」,源自古希臘的哲學)的書,學習怎樣控制身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逆境自處等,但知易行難。沒法,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如那些受挫的初創,裁員、重組、破產、再上路。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