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的代價》

    我一位朋友是科技公司的創辦人,最近拜訪了一位世外高人,對方才四十多歲,出身傳統金融業,從比特幣只值幾十美元時開始投資加密幣,早已富甲一方。高人向朋友推薦了一本書《明日的代價》The Price of Tomorrow),作者Jeff Booth,是加拿大一家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在科技界與幣圈很有影響力,呼籲人人都必須持有比特幣作為「救生艇」(lifeboat)自保,抗衡各國的瘋狂發債與印鈔。

    我找了這本書來看,發現觀點頗新穎(至少我從未想過), 在科技、經濟、政治方面都有些啟發,值得向各位簡介一下。

    首先Jeff Booth提出一個觀點:科技推動通縮(deflation),而這對大部份人來說其實是好事。科技不斷進步令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供應增加,繼而推動物價下跌,在這個不會逆轉的趨勢下,我們將可用更低的價格,甚至免費,享用更好的服務與產品。

    另一加劇通縮的動力是再生能源的普及。能源成本約佔全球GDP的9%,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也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但各國正加緊發展潔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而且它們的使用成本也越來越低,全面普及之期指日可待。

    科技與能源都是影響大量經濟活動的基本元素,隨它們的成本持續下降,全球經濟怎會不加快通縮?通縮的步伐勢不可擋,但問題是,社會的整個經濟系統卻建基於「前科技」時代、應對通脹(inflation)的環境而設。經濟模型跟不上時代發展,這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簡單來說,通縮是指物價越來越低,貨幣越來越值錢;通脹則相反,物價越來越高,貨幣卻越來越貶值。在通縮環境下,人們傾向持有鈔票、減低消費,這不利GDP增長;而在通脹環境下,因貨幣會漸漸貶值,人們樂意消費,並傾向把鈔票換成資產來保值,兩者都對GDP有利。

    一直以來,各國為追求數字上的成長,都拼命避免通縮、誘發通脹,並以舉債和大量印鈔來推動消費,製造經濟榮景假像。書中指出,過去20年來,全球舉債高達185萬億美元,以拉動46萬億美元的GDP增長。要知道,通縮加債台高築對經濟來說是劇毒,因為債務負擔將隨通縮而日趨沉重,目前各國政府都舉債累累,所以它們更將不惜一切避免通縮發生,大力印鈔絕不手軟。

    一邊是因為科技進步和再生能源普及帶來的通縮動力,另一邊則是全球政府不約而同地以舉債和大量發鈔來製造通脹壓力,在兩股相反動力的拉扯下,全球經濟的脆弱可想而知。如果通縮出現導致經濟蕭條,就有機會造成全球債務違約;但持續瘋狂發鈔,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脹,最終也是全球債務違約。我們似乎難逃一劫。

    扭曲的經濟環境令更多社會問題惡化,例如加劇貧富不均 — 書中舉例指,美國最有錢的5%人口,掌握了全國三分二財產,令95%人只能攤分剩下的三分一;導致保護主義和極右勢力抬頭等,令全球局勢更加動盪不安。

    Jeff Booth在本書提出了很大的問題,但他的答案卻相對簡單:持有比特幣。比特幣的有限供應(2100萬枚)和去中心化,可以抗衡各大央行的無節制印鈔,成為持有者的「救生艇」,是我們在大時代下自保的不二法門。

    ***

    本文精簡版分上下兩集,見刊於上周五及今天的《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是噪音,還是忠言逆耳?

    當CEO的朋友找我訴苦,說感到很沮喪。

    他的公司籌備多時,準備推出新產品。近年因為市道不佳,公司的營運狀態一直沒有改善,這個新產品可以說是最後一發子彈了,許勝不許敗。

    面對壓力如山,朋友約了幾位同樣創業的好友出來傾訴,豈知那幾位朋友卻一面倒地向他潑冷水,紛紛表態不看好。有的認為時機不對,有的認為產品欠佳,就差沒叫他懸崖勒馬算了。臨走前其中一位朋友還上前輕拍他肩膀,加多句:「我們是旁觀者清,慎重考慮吧。」

    朋友感覺如四面楚歌,頓失方寸。我聽他講完後,問了兩個問題:第一,這幾位朋友是否了解你的全盤計劃?第二,他們有沒有skin in the game(切膚之痛)?

    (相關舊文:切膚之痛

    朋友擺擺手,說那幾位創業的朋友對新產品只一知半解,而且與公司無利益關係,不是持份者,「所以他們應該比較客觀吧」,朋友補充道。他又嘆口氣,說這幾位創業者都很成功,他們都不看好的,大概沒什麼指望了。

    我聽罷搖首笑道,「這幾個人的話你當噪音好了,不必理會。」他很愕然,我怎麼會把別人的忠言逆耳當作噪音?

    我解釋道,首先他們並不了解你的全盤計劃,只憑片面的資訊作判斷,所以可能有誤差;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無「切膚之痛」,你的成敗和他們完全無關,所以他們的建議,和「財演」隨機評論一家上司公司差不多,可以說是「不負責任」。聽了這種建議後改變初衷,不是太魯莽了嗎?即使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很成功,但對你的行業或市場卻未必同樣精明啊。

    (相關舊文:Best Closer

    我聽過朋友詳細描述開發新產品的計劃,覺得他深思熟慮、準備充分,與其保守地等待經濟回暖,不如孤注一擲。獲取的信息量不對等,這是我和上述幾位創業者不同之處。當然我和他們一樣,亦無切膚之痛,所以我的看法也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我建議朋友找他的投資人談一談,對方身經百戰,而且新產品的成敗與之利益悠關,其意見相信比較有參考價值。

    幾天後朋友來訊,說投資人果然是個厲害角色,對他推出新產品提出很高質素的洞見和指導,令朋友豁然開朗。創業是很孤獨的事,一個CEO內心即使飽受煎熬,也不能輕易向同事展示,所以特別需要同路人的互相扶持。但聽取別人意見之餘,也必須有能力分辨哪些是有價值的建議、哪些可以忽略,才不會錯下決定。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謝絕新鮮人?

    一位創業數年的朋友在臉書上吐槽,說他們近來聘用新畢業生的經驗很不好。

    他認為可能受三年疫情和社交距離措施的影響,新畢業生普遍有幾個問題:

    • 社交能力弱
    • 較自我中心
    • 對工作有過份浪漫的想法
    • 一遇挫折就想逃避或放棄

    朋友這番感慨,引起許多同輩共鳴,趁機投訴新鮮人的不是。我有時與當管理層的朋友們閒聊到職場上,也發現大家對新鮮人的不滿很多,有些歸咎疫情,有些歸咎社運,不管原因如何,總之就是和新鮮人互相看對方不順眼。

    我卻恰巧有個截然相反的經驗。數月前我替朋友的公司招聘新血,來應徵的有一位年輕人,是午後首位面試者,比原定時間早了15分鐘抵達,頗令我意外。他是少數族裔,雖然自小在香港長大,但不會講廣東話,也無大學學歷。面談後我覺得這年輕人態度很好,他有限的工作經驗也正符合我們的需要,心裏頗喜歡。我與對方告別後轉身回辦公室,CEO正好完成上一個會議回來,我就說剛剛見的年輕人不錯,CEO一聽便雙眼發亮,問我:「不如讓我見一見?」我覺得這主意好,立即叫回年輕人,讓他直接與CEO談。

    一個小時後,CEO回來,十分高興,說年輕人不但有想法、有策略,還有膽識,敢不卑不亢地指出公司哪方面做得不夠好,頗令他欣賞。結果我們聘用了這位應徵者,而他的表現也一直令人滿意,並無一般新鮮人被垢病的問題。

    也許這位年輕人是個例外,但我相信例外還是頗多的,不然社會怎麼進步?這位年輕人也經歷過疫情和社運,但他沒有「對工作有過份浪漫的想法」,或「一遇挫折就想逃避或放棄」,我認為區別在於他懂珍惜。作為沒大學學位、言語不通的少數族裔,他珍惜被欣賞和被交予重任的機會,沒有把一切視為理作當然

    吐槽的那位朋友也提到,新鮮人其實都很有理想,認為工作不止糊口,應有更大的意義,但他們容易把理想看得太重要,而忘記面對現實。而現實總是充滿困難、挫折、沮喪、失望⋯⋯你必須堅強面對,解決問題,才能提升自己,一步步接近理想。我遇上那位沒有大學學位的少數族裔年輕人,想來是早就經歷過現實的歷練,才能有令我們眼前一亮的表現。

    有理想固然重要,有實現理想的意志更重要。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