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送你Apple Watch

    上週Apple舉行產品發布會,除具血氧感測功能的全新Apple Watch Series 6令人期待外,一項新加坡政府與Apple的破天荒合作,也頗具新猷。

    它是一個叫LumiHealth的全民健康計劃,10月開始接受新加坡國民自願參加,為期兩年。參加者自費購買Apple Watch並下載應用程式LumiHealth,只要每天完成運動目標,兩年後可獲380坡元獎勵。等於政府送你一隻Apple Watch。

    據Apple發布的新聞稿所述,LumiHealth以遊戲化設計,參加者需要完成的健康任務,「包括每星期的活動目標,除了日常走路,也可以透過游泳、瑜伽和其他活動來達成」。整個計劃的長遠目標是通過鼓勵新加坡國民養成運動習慣,以助減輕國家的醫療負擔,是個雙贏方案。對Apple來說,此舉既吸客又有助提升形像,而Apple向以重視用戶私隱見稱,是次合作更強調不會出售或分享數據作推廣,較易令人放下戒心。

    計劃由新加坡政府牽頭,邀請科技公司提交建議而成。幾年前當智能穿戴裝置開始流行時,一些具前瞻性的雜誌如《經濟學人》早就有此提議,理論上這種以小量經濟誘因鼓勵用家勤做運動的點子百利無害,從個人到社會都有好處。我印像中部份保險公司亦有此應用,並以保費折扣為奬勵,不過未聞有國家當政策來推行。如今敢想敢做的新加坡政府率先進行全民計劃,符合其管治作風, 不令人意外。不過這種政策在香港能落實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先不談政府有無如此創新的思維,即使這項建議被提了出來,可以想像官員們的即時反應:首先是懼怕利益輸送、官商勾結的指控,其次是不知如何拆解用戶私隱和數據收集的隱憂。如今香港市民對政府缺乏信任,向來奉行少做少錯的官員們,更沒有迎難而上的意志了。

    港人對政府有戒心,又不喜歡被權威管束,想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沒有上而下的政策驅使,只能靠自律了。

    參考資料:新加坡與Apple合作 借助Apple Watch推行國民健康計劃

    相關文章:派錢與健康掛鈎

    ***

    本文精簡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率先見報

  • 《區塊鏈社會學》

    一位好友看完高建的新書《區塊鏈社會學》後,忍不住發短訊給我:「Wow,高建的新書太精采了。簡直是本哲學書!」

    「是啊,」我附上一個笑到哭的emoji,「所以我相信不少人沒看懂。」

    高建見到這句話,心裏大概不好受。他寫這本書的原意之一,正是因為知道很多人「聽不懂我講什麼,純綷因為相信我而支持」,所以想借此書好好解釋,希望「大家不用再支持得不明不白」。

    高建請你別為此糾結;借另一位好友的話,要理解高建,「須得有一定的智力與知識水平」,我就常透過這位好友理解高建,一點一滴突破自己的盲點。

    作為一名搞不懂區塊鏈技術的「麻瓜」,以下嘗試做一件不討好的事,就是把我對這本書的理解極簡單地整理出來,如果因此啟發了你對原著的興趣、甚至成為世上少數擁有密碼貨幣(cryptocurrency)的一員,就算功德無量了。

    高建在我用5,500LikeCoin買下的這本書上題了八個字:「人文為體、科技為用」,全書就是這八個字的最佳體現。它在一眾有關「區塊鏈」的書中別樹一幟,不是經濟書、不是科技書,就是如我朋友所言,是本哲學書,直接告訴我們「區塊鏈」的應用如何顛覆現行的社會制度。如果說深奧,全書最深奧(也最重要)的大概是最後一章、第五章「區塊鏈與治理」,因為它完全突破了我們對社會制度、民主和國家的想像,讀者就如忽然從二維平面跳到三維空間那樣,得費點勁才能有所領悟。

    但不要因此被嚇怕。本書的首兩章、「誤解詞典」及「區塊鏈與信任」寫得非常好看,用上許多生活例子,助讀者從根本上反問、思考一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如價值vs價格、真實與虛擬等。我曾目睹高建在一個場合上,被激動的聽眾揚起手中鈔票詰問,閱讀這兩章時恍如重現高建不厭其煩地向人孜孜解釋「什麼是真錢」的一幕。

    像剝洋蒽般,看完第一、二章後若想繼續學習如何透過區塊鏈來顛覆金融制度和大眾媒體,不妨接著看第三章「區塊鏈與價值」及第四章「區塊鏈與媒體」。本身對互聯網有一定認識的,這兩章讀來應該不難,引用作者的話,「區塊鏈可理解為互聯網的延伸,同時也是互聯網糾正的機會」。即使是像我這樣的「麻瓜」,如果你無法接受或忍受Facebook霸權、「同溫層」作惡和假新聞充斥的話,相信這兩章也可以提出不少可供思考的出路。

    我和好友看此書的經驗是,不必急於完成它,有需要時暫停、思考、重看。他看到「金錢較適合用作形容詞而非名詞」時(第三章、第94頁),不得不停頓了五分鐘深入思考。至於我自己,除首兩章掌握得比較快以外(因為曾我不止一次,聽高建親自解說過),其他章節有些部份都需要一看再看。這是一本寫得相當認真、嚴謹的「思考書」,別把它當一本消閒書看,匆忙看完後好在社交媒體上吹噓「成就解鎖」。

    看到這裏也無法引起你對原著的興趣,或幫助理解此書的內容的話,完全是我的責任。但套用高建的話,不必嘗試先了解區塊鏈的技術、再去學習它的應用;不如倒過來,先學習怎麼去用它再說。「人文為體、科技為用」,透過生活作載體加以應用,科技的價值才能得到呈現。來,行動吧。

    相關舊文:

    銀行的恐懼

    自己的錢自己融

    菜鳥初涉加密幣

    高總出市區

    ***

    本文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

  • 想做的事就去做

    疫情持續,商人們盼了好久才出現的市面榮景,一瞬即逝。在大機構上班的僱員還好,只要企業沒裁員計劃,職位與薪酬也許保得住,還能再嚐WFH的好處;但自僱與做小生意的就沒那麼幸運了,即使還撐得下去,但市道疲弱、生意難做,實在一籌莫展。

    對那些暫無生活壓力,卻因「社交距離」而望天打卦的朋友來說,反正無事可為,不如趁這空檔,思考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這是受到大前研一的舊書《想做的事就去做!》所啟發。

    出版這本書的時候(2001年),大前58歲,已從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鍚退休,並曾參加東京都知事選舉但落敗。然而他沒有閒起來,爽快告別上一個階段後,繼續帶著旺盛的好奇心和對生命的熱情積極生活。有一段時間,他聆聽超過1600名上班族的諮詢,發現日本許多卅多至五十歲的人十分迷失,既無向上的動力,又欠缺自信,卻為了還房貸之類的生活所需,無可奈何繼續工作,像行屍走肉般只想「捱」到退休,然後才做想做的事。

    大前警愓這些人,世上沒有「以後」才做的事,想做的事要立即行動,因為「現在覺得快樂的事,上了年紀以後不一定覺得快樂」。他舉了SONY創辦人盛田昭夫的故事做例子:

    當年大前曾和盛田昭夫約好,次年三月去奧地利的超豪華酒店Hotel Almhof Schneider渡假,到那「最棒的地方滑雪」。預約辦好了,大前十分期待,但盛田卻在出發前改變計劃,說要代表日本一個商會出訪意大利,「以後再去吧」。大前認為那個訪問團根本是可有可無的應酬,不值得為之取消滑雪之旅,但更遺憾的是,盛田不久打網球後昏倒、接著去世,沒機會「以後再去」了。

    類似的人生遺憾還有很多,你可能從朋友家人口中聽過,如果你躬身自省,相信也有不少。大前勸人以此為鑑,一定要順從自己的熱情,有想做的事時,再忙碌也要做。他又寫道,決定做要做的事,即使受挫也不後悔:「每當我遇到死路,總是像按掉電腦的AC鍵一樣,一鼓作氣清除一切,重新起步。」他認為只要每次重來都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即使走了彎路也無憾。

    在這本書裏,大前記錄了他遊歷世界的見聞,從壯觀的伊瓜蘇瀑布到稀奇的冰島,甚至羅列了十多個「候選」的「臨終之地」。我宅在家中翻閱此書,隨他的筆觸神遊處處,覺得還有許多想體驗的生活,和想去的地方。你也一樣,面對疫症、封城、市道蕭條…生意也許很難做下去,但只要有勇氣「按下重來」,利用這個「無所事事」的機會思考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下一段路也許更風光明媚。

    ***

    本文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