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大王與喬布斯

    上週我出席一個有關創業的論壇,它由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任召集人的「香港發展論壇」主辦,其中一位講者引起我莫大興趣:伯恩光學總裁楊建文。

    楊建文是一位作風十分低調的工業家,傳媒曝光甚少,但我湊巧看到最近《經濟日報》一宗地產新聞提及了他

    話說該報上月底翻查近期約30宗貴重物業買賣(涉及總樓價約130億元),最大額的一宗,成交價達28億元,單是印花稅都耗費8.4億元,為山頂普樂道一、三、五號,其買家就是楊建文。

    我從沒聽過楊的名字,上網翻查一下,赫然發現,在今年年初《福布斯》公佈的最新香港富豪榜上,楊首度晉身十大富豪之列;不但如此,他還是榜上唯一一位工業家(其餘除中電主席米高嘉道理外,全屬地產商)。《福布斯》估計其身家達83億美元。此前彭博社更將他列為全港富豪第三位,估計其財富高達118億美元,是近20年來香港首位非地產商位列富豪前三甲。

    說回該論壇。楊建文的伯恩光學是蘋果手機最主要的玻璃屏幕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玻璃面板製造商,除蘋果外,三星、HTC等都是其客戶,估計佔全球生產量逾一半。論壇上陳啟宗提及,伯恩每年營業額逾300億港元。楊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創業,當時廿多歲,是首批回國開設廠房的港商之一,今其深圳及惠州廠房聘用工人達12萬。

    伯恩光學初期生產手錶錶面,因敢於創新求進,生意不錯,後來轉型為Motorola、Nokia等生產手機玻璃面板,業務因此急速成長。楊在論壇上說,手錶的訂單每宗以萬計,手機的訂單則以百萬計,可見業務增幅之鉅。但這還遠未到伯恩的高峰--伯恩有今天,還因為一個神話:Steve Jobs喬布斯。

    楊建文在論壇上說,iPhone最初的設計沒有採用玻璃屏幕,而是塑膠。一天「教主」從褲袋中摸出iPhone時大驚失色:有花痕!iPhone豈不是連Motorola都不如?找來總設計師Jonathan Ive一問,才知Motorola用的是玻璃面板,所以不會刮花。追求完美的教主聽罷,果斷下了一個決定:所有iPhone全部換上玻璃屏幕!就這樣,一句話造就了一個百億香港富豪。

    我親自向蘋果中人求證過,此故事並非以訛傳訛,只是敍述略有誇大而已。喬布斯真是一代傳奇,他身上哪怕再小的故事,都是神話。

    ***

    上文2017年4月28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此為加長版。

  • 勁旅出山

    十年前初夏,我在《香港經濟日報》寫了一連五篇叫「Start-up」系列的專題報導,並因為它們,開始在不知不覺間踏足本地創業圈子。

    系列的首篇作品為「本地薑創新軟件 全球突圍」,寫的團隊叫Team and Concepts,旗下產品Editgrid,是一個網上試算表。如今我們上網用各式軟件是件很自然的事,但在當時、在Google還未推出Google Drive前,這完全是石破天驚之舉,反映團隊不但有先見之明,而且技術能力相當。這五位合夥人,全部生於1981年(那年才26歲),並在香港接受教育,足證「本地薑」完全有挑戰世界第一的實力。我當時這樣形容:

    「他們開發的產品EditGrid,教微軟的首席軟件建築師(Chief Software Architect,原先由微軟主席蓋茨本人親自出任的職位)Ray Ozzie也另眼相看 ,他在五月一日接受路透社訪問時主動提及,指那是他們留意的對象之一。製作EditGrid的Team and Concepts,其公司主席兼創辦人之一李景輝,去年八月更被《Business Week》(《商業週刊》)封為「亞洲廿五歲以下最優秀的創業者」之一。」

    名揚海外之餘,團隊還成功向著名的創投基金美國中經合集團(WI Harper)融資125萬美元,當時來說是個紀錄。

    一年後,這支勁旅被蘋果收購,逐漸淡出香港創業圈。

    轉眼十年。年初團隊靈魂人物李景輝在Facebook上宣佈已離開蘋果,引來小圈子中一陣騷動,大家迫不及待打探:這支勁旅會否重整旗鼓、再下一城?

    在蘋果蟄伏近十年,李景輝若無雄心壯志,怎會再作馮婦?香港創業團隊被矽谷科企收購的先例,他們已經創下,未來希望他們可以創出香港團隊兼併其他科企的紀錄,再教巨人好看。

    ***

    相關舊文:香港人在矽谷

    ***

    上文2017年4月21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創業比賽

    今晚又舉行一年一度的資訊科技界頒獎禮。這盛事由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出資贊助,十來個背景不同的商會各自負責一個和資訊科技有關的比賽,有些主攻「數碼娛樂」,有些做「金融科技」,還有「學生發明獎」等等。比賽歷時數月,最後統一搞個星光熠熠的頒獎禮作結。我以前工作的商會,負責「流動應用程式」類別,得獎者曾有GoGoVan「街霸阿強」的iSafe等。

    在任期間,我籌備了比賽四次,深明主辦單位若懂發揮此比賽的好處,宣傳效果極佳。舉例,我們曾邀9GAG創辦人陳展程、共享工作間Cocoon創辦人馬衡、熱心社企的天使投資者黃岳永等任評判。對不少公司--尤其初創企業--來說,能同時向他們作演示是極難得的機會,所以參加者會施展渾身解數,努力爭取出線。假如能贏取獎項、獲得傳媒青睞和曝光,更錦上添花。

    評判也有好處,因可從中得到不少刺激思考的點子,像曾為我們擔任評判的王維基,便撰文談過「坐了九小時的得益」「師弟你好嘢」。過去籌辦比賽,一直以達到這三贏為目標,所以對資訊科技辦公室的贊助,心存感激。

    可是不知是否因兩年前「初創企業」獎項發生「咖啡機兄弟」事件,政府為免再爆醜聞,對比賽的制肘越來越多。該獎項三年換了三個主辦單位不在話下,亦牽連其他主辦方在參賽資格審查、評判邀請、宣傳等各方面,受到更多限制。

    其實一直以來,要說服初創參賽並不容易:做出成績的初創,毋須靠比賽證明實力;而獲獎無數的初創,又未必有市場競爭力。像前述GoGoVan和iSafe那種叫好又叫座的初創,本來就少,如今比賽公信力受挫,更難吸引優秀參賽者。

    反正政府已決定為初創搞配對基金,不如也對得獎初創投入種子基金作直接支持,增加比賽贏家的市場實力,總比弄個縛手縛腳的比賽好。

    本文4月7日刊於《晴報》「創業群俠傳」

    ***

    相關舊文:創業小圈子頒獎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