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火花

    持續近兩年的疫情為生活帶來許多衝擊,其中最令我受不了的是「社交距離」。

    在防範疫情蔓延上,保持社交距離證實是一項有效的措施。但硬生生截斷面對面的交流,試圖以網上會議取而代之,卻違反人們愛好相見的天性。線上會議即使能滿足一些商務功能,但無法製造計劃以外的化學作用、一種只有通過見面才會隨機形成的火花。難怪疫情發生之前,我們每天都有數不清的研討會、交流會、午餐會、茶敘、酒會、晚宴⋯⋯在發生,千百年來這些社交場合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滋潤了無數人際關係。

    經濟活動雖已大致復常,但許多被逼暫停的商務活動卻已變得面目全非。所以我決定從自己開始作出一點改變,為身邊的朋友製造一些「火花」。

    (相關舊文:虛擬活動的優劣

    我本來是個傳媒人,由財經報章的評論版走進一日千里的科網初創世界,正是因為一連串無法事先計算的巧合。剛剛踏進科網世界之初,我有幾個甚要好的朋友,他們都是創業者,做一些只有自己相信、而大部份外人不知就裏的事。那時數碼港科學園的創業氛圍不如今天、政府沒有培育初創的政策、市場更沒有多少風險投資者,一切全憑自己努力打拼。我雖然不是創業者,但意外地卻和他們十分投契(相信任何AI大數據都無法預測到這點),我們經常碰面、東拉西扯、談天說地,更因為這些第一身接觸,促成我寫了一系列關於他們的文章見報,和出版了一本叫《科網六子蕩寇誌》的書,把他們的故事帶到科網圈子以外。

    後來我到科技界的商會工作,更名正言順地以各種比賽、交流、研討會和下午茶的名義,為創業者互相介紹,搓合各種關係。人們以為我「好心」幫他們,那真是捉錯用神;我在和他們交流、聊天甚至辯論中,得到許多啟發。我看過的許多好書和文章,都是因為在對話中被提及而引起閱讀興趣的;深入有趣的對話也提供了不少寫作材料。我從這些知識的交流中得到很大的滿足感。

    可惜「社交距離」中止了這一切。雖然我們一度藉Clubhouse平台聚過幾次,但效果完全不是那回事,結果無以為繼。最近我和一些朋友談到想重新「搞局」,每次只三五人,尤其把互不認識、來自不同背景但卻有可能投契的介紹給對方,看看有什麼火花,他們十分支持!其中一位創業者告訴我,他曾被拉到一個不公開的小圈子中,成員全都是在亞太區做出一定成績的科技創業者,藉此平台䟗礪學習,沒想到那個小圈子由一個鬆散的臉書群組,經過十年時間,居然發展成一個投資機構,產生不少成功融資。這就是人際關係那無法預測的火花產生了作用。

    很高興世上有人和我持相近的想法,還做得如此成功,可堪借鏡。我希望拉攏的不止創業者,還有投資者和傳媒人,估計背景不同,話題更廣。執筆之時,已經約了三組朋友,除創業者外,還有音樂人、大機構的高管、雜誌的執編等,不知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對初創而言,多交朋友、互相學習與鞭策、製造隨機發生的小火花…助人也自助。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初創營銷絕招

    不是第一次回校,擔任「中大創業日」創業大賽決賽的司儀,不過兼任開幕典禮司儀倒是第一次,還要和機械人Temy對話,頗有新鮮感。

    (相關舊文:虛擬活動的優劣珍奶販賣機

    但令我印像深刻的,仍是入選決賽的五家初創。

    過去接觸大學的初創隊伍,產品技術含量不算特別高,應用一般在消費、生活層面,通常由一位工程系男生向評判演示,表現比較青澀。今年看到的完全不是這回事。

    首先是技術含量高,產品有強勁的科研實證基礎。舉例:冠軍隊伍以人工智能挑選存活率最高的胚胎,以增人工受孕的成功機會,合作對像為輔助生殖醫院,劍指推行「三孩政策」的內地市場,可想而知市場潛力多大;亞軍以「激光傳感」技術偵測氣體,目標客戶之一是電廠,用作監測,減氣體泄漏風險,一台儀器售價數十萬元;季軍以個人化益生菌為賣點,市面上的產品無法相比,而且此類營養補充品在全球都有市場,前景誘人。

    其次是各隊伍的演示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我留意到其中好幾隊都派出博士、醫生甚至教授身披白袍上陣,強調科研形像;而代表團隊演示的幾位師妹都清秀可人。我好奇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其中一位還當過演員呢,素有「中大文青女神」之稱「專業+美女」一向是各大品牌的營銷絕招,現在連初創都應用上了。

    近年大學投放在初創的資源越來越多,效果十分明顯。明年不知作何光景?

    ***

    「中大創業大賽」2021各優勝隊伍:

    漢鵬輔助生殖科技有限公司

    LaSense朗思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醫學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創業致富

    上月文章「疫境創業」提到,現今初創創辦人和其父母輩最大的不同,是身處的經濟環境出現了劇變。30年前,因為市場邁向全球化和環球局勢穩定發展,或許令加入大企業成為體制的一份子,最能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但如今科技高速發展令市場轉型速度加劇,不要說一家企業,就連整個行業都有機會被顛覆甚至摧毀,初創的韌性和發展空間可能更勝巨企。

    (相關舊文:疫境創業

    有朋友回應指,若從致富的角度觀之,可見經濟結構的改變更為明顯。他引述矽谷著名加速器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一篇文章指,比較四十年來美國百大富豪致富的原因,可見創業致富者越來越多。

    《福布斯》雜誌自1982年起,每年統計及列出美國的首100名富豪。當年,百大富豪中有60人為遺產繼承人(單是「杜邦化工」家族就佔了十人),但到2020年,「靠父幹」致富的只剩下27人。這不是因為「富二代」的人數減少了,而是因為白手興家並致富的人大大增加

    2020年有73名上榜富翁靠的不是父幹,他們當中有56人是企業的創辦人或早期員工,另外17人因投資致富。而相比1982年那40名白手興家的富翁、其中絕大多數靠石油或房地產生意致富,今天創業致富者逾半靠科技企業發跡。

    Paul Graham指出,比較今天的創業致富者和四十年前那批,除其投身的行業不同外,他們成功的因素也大大不同。四十年前,一名商人可能因為個人的魄力和高超的經營手法而成功,但今時今日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在技術上勝人一籌,即提供的方案比市場上所有產品都優越。

    (相關舊文:來自愛爾蘭的天才兄弟創業評判手冊

    通過創科致富,不但起始成本低,而且增長速度更快。Paul Graham引述數據指,當年IBM用上45年時間才達到營業額10億美元的里程碑,微軟僅花了13年,而後來者的增長速度更驚人。這條明擺在眼前的康莊大道,吸引越來越多有野心的年輕人前仆後繼。

    不過,科企由毫不起眼到雄霸市場的速度實在太快,法規、監管根本無法追上,難怪近年中外科企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本身技術的更新換代,而是政府的反壟斷。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