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離職潮

    上次提到經濟雖然復常,但市道似乎未見強勁反彈,我所熟悉的初創圈子,深受疫情和加息雙重打擊的企業並不少。一位CEO向我提起,他在辦公時間,幾次見到另一位初創創辦人在數碼港附近跑步,對方幾個月前蝕讓自己的公司後,似乎仍在待業中;另一位則說,美國科技界的情況比香港的更糟糕,許多巨企毫不留情地大幅裁員,他有不少朋友在科技公司最風光時入職,享受高薪和優厚福利多年,突然失業,很難適應。

    (相關舊文:市道差不差?

    大型科技企業裁員的消息,自去年開始不斷傳出:Google、Meta(Facebook)、Twitter等,無一倖免。矽谷去年的裁員人數高達363,000,今年大離職潮仍然持續。三年疫情本來令很多科技公司業績異常出色,但持續加息卻對科技公司特別不利。有負債的百上加斤、需要融資的根本得不到投資者青睞(投資極低風險的美國國債已有不錯的利息回報,高風險初創怎不令人卻步),它們面對經營成本高漲,不得不厲行裁員節流。

    裁員對勞資雙方都是艱難的事,但大家面對的後果卻頗不一樣,尤其是科技界。對企業而言,瘦身後有幾個明顯好處。其一是架構和流程更精簡,行政上的架床疊屋大減,營運效率明顯得以提升;其二是可專注於有盈利的業務,和有潛質的產品開發,尤其後者,往往成為它們反敗為勝的關鍵;其三是可投放更多資源在留下來的員工身上,例如加強培訓、提供更多晉升機會、增加福利等,令他們工作起來更有幹勁。

    不少科技公司都曾利用裁員瘦身的機會,扭轉形勢,矽谷其中一個最為人稱道的例子是Netflix。時為科網泡沫爆破後的2001年,剛成立三年的Netflix面臨首個存亡危機,忍痛裁員三分一止血。出乎意料的是,精簡後公司沒有因為人手不足而影響表現,留下來的同事反而工作得更有活力和效率,令其CEO Reed Hastings領悟出「人才密度」(talent intensity)的道理,認為篩走表現欠佳的冗員後,有能力的同事反而工作得更得心應手。

    (相關舊文:Netflix裁員 士氣反升?

    這當然是老闆的一面之詞。那些因為裁員而失去工作的人,面對的情況肯定完全不同。這次科技界大離職潮中有不少資深員工被裁,他們職業生涯的大部份時間都效力於薪酬、福利好得離譜的科技公司,一下子失去工作、地位和收入來源,滋味真是不足為人道。

    首先要面對的轉變,是要接受比原來低得多的收入,否則可能長期待業,或需打零工幫補生計。單是要過這關已非常困難,因為不少人有房貸、孩子學費等固定開支,不能說減就減。

    有人認為不如利用這機會創業,反正已長期浸淫在科技界,有能力、有人脈、懂市場,可放手一搏。成功例子有Airbnb的幾位創辦人,他們本來都任職初創,卻因為2008年的金融海嘯而「被創業」,破釜沉舟下,想到出租客廳給旅客的主意,如今總算名成利就。

    但正如大前研一所說,被大公司「馴養」太久的僱員,很難成功創業,因為改變心態太難。一直在大集團工作的行政人員,是習慣凡事按部就章的「正規軍」,不管做什麼,先分不同部門跟進,但初創根本沒可能有這麼多人手供使喚;更重要的是,向來薪高糧準的行政人員通常不敢冒險,亦稍欠「使命必達」的企業家精神,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安身立命非常困難。Airbnb的幾位創辦人,「被創業」時相對年輕,受僱時間短,要轉型比較容易。像他們般成功的例子極少。

    (相關舊文:阿姐駕到50歲可以創業嗎?游擊隊與正規軍

    大離職潮下,「世上再無鐵飯碗」的情況更形明顯,即使有份好工的,也要培養「反脆弱」的心態,才能應付日趨動盪的環境。

    (相關舊文:世上再無鐵飯碗為什麼揸的士好過打工?

    ***

    本文分上下兩篇,分別見刊於上周五及今日《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市道差不差?

    2023年已走了差不多一半,經過三年疫症肆虐,今年香港的經濟狀況應該大有改善。翻看政府公佈的最新經濟數據,失業率已降至3%,不少行業鬧勞工短缺;此外,訪港旅客大增、物價上升,看來市道頗暢旺。但我和一些創業的朋友閒聊,卻有另一番觀察。

    (相關舊文:世界停擺?瘟疫蔓延時

    首先融資環境很滲淡。很多尚未有盈利的科技公司,需要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帶動成長,但這段時間以來,它們幾乎無法融資,即使成功融資的,也不得不以較上一輪低的估值「大平賣」(Down Round),令CEO們左右為難。美國的加息周期一天未完結,融資情況恐怕都不會有改善。

    (相關舊文:融資ABC

    而一些業務已經上軌道、有一定收入的公司,未嚐經濟重拾動力的甜頭,卻先感受到經濟復蘇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不得不果斷地節流。有一位CEO說,近月「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大大提升生產力之餘,也把一些低技術員工的窘境表露無遺,結果他們在精簡架構時淘汰了不少這類員工。展望將來,人工智能一定會越來越進步,而被淘汰的員工如果無法提升轉型,恐怕只能走向更低端的勞工市場。人們收入下降,消費力就會隨之減弱,這個現像如果普遍起來,整體經濟怎可能不轉差?

    (相關舊文:ChatGPT旋風

    業務以外,我們觀察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對經濟好轉的說法有幾分懷疑。一位朋友說,他近來周五晚上開車回家,覺得交通意外地暢順,哪像以前榮景時,周五晚上出門到處都塞車;另一位說,他光顧過的幾家高級餐廳,三年疫症期間只要不禁堂食,生意好得離譜,動輒要等幾個月才能安排客人用餐,但這些餐廳最近卻殷勤地發短訊說隨時可留座;還有一位當媽媽的說,她身邊的媽媽們都很輕易就把孩子們送進心儀小學,以前那種「爭崩頭」的搶學位局面再不復見,她們自覺是大批中產家庭移民後的「受益人」。

    我們知道經濟數據在改善,但切身感覺卻不一樣,覺得生意比前難做的更大不乏人。經濟究竟是好是差,始終莫衷一是。

    本文配圖取自《晴報》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職場上的黃金十年

    早前寫「收成期的煩惱」,提到大前研一的著作《後50歲的選擇》。回想我初看這本書時才廿多歲,一本講「後50歲」的書怎麼會適合我?這次重溫才令我記起,當中有不少篇幅是探討廿多卅歲的年輕人如何規劃職業生涯的,難怪當時深獲啟發。且讓我和各位分享一下。

    (相關舊文:千禧創業家千禧上班族

    在大前眼中,年輕人由大學踏進社會的頭十年是「黃金期」,在這期間,不論選的是什麼公司、什麼行業,十年內都有學習的機會。在這關鍵期內,新鮮人應盡全力學習,尤其學用老闆的心態上班(例如思考上司的要求、主動做未經指示的事、敢於提出新方案等),而非做聽命行事、少做少錯的「乖乖牌」。

    一旦學習黃金期過去,到達35歲左右,職場上就只剩下肯繼續努力的人才會有進步,其餘的就「任何事情都學不到了」。因為大部份人在企業中打滾十年後,都會染上職場習氣,難再奮發向上。大前甚至建議企業的高層,如果要錄用有經驗的人加入,得挑選30歲加減兩歲、即28-32歲的,因為他們既有一點工作經驗,也仍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一個人在十年黃金期內,如果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力爭上游,到35歲左右仍從未得到被企業器重的機會,大前斷言這種人將會步入喪失鬥志、為月薪打工、對企業毫無建樹的「魔之15年」(因為在按年資取勝的制度中,50歲前仍有機會因年資夠而被提拔)。大前因此總結說,「如何度過20世代,對之後的人生造成無法彌補的差距」。

    (相關舊文:想做的事就去做

    而對創業的人而言,廿多歲也是立定決心創業的機會。據大前的觀察,日本所有成功的「大經營者」(如Panasonic、SONY、Honda等創辦人)都在廿多歲時創業。他們要不從未想過要當上班族,要不加入一家企業不久就和上司發生衝突,不肯「按本子辦事」,索性另起爐灶放手一搏。我旁觀身邊成功創業的朋友,也鮮有遲過30歲才自立門戶的。

    此外,成功的「大經營者」也往往在35歲前後(與上班族的「黃金期」相若),在自己的公司裏進行最激烈的改革,把公司推上更接近萬世基業的台階。大前認為一個企業家無論身體、精神和能力,都在35歲前後達到巔峰狀態,這時候即使失敗,也有鬥志東山再起。40歲後就未必這樣的意願或勇氣。

    以上的話未必十分中聽,但不管你受不受用,它都是大前聆聽超過1600名上班族的諮詢後,得到的一些結論。回想我在職場「黃金期」讀到這些篇章時,應曾被嚇到冷汗直冒,深恐錯過上進的機會後便直墮深淵,無法心懷熱情地過日子。如今我雖然沒有登上什麼「權力的寶座」,但總算沒有一邊喋喋不休地抱怨、一邊無可奈何地上班。希望這本書對身處「黃金期」的你也有一點幫助吧。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