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後上流

    11月21日「股王」騰訊宣佈即將推出網絡遊戲「絕地求生」的手機版「光榮使命」,遊戲還未可以下載,已獲2500萬預約,同日股價突破港幣400元。當時一位23歲的香港人李智鴻「Kane」,好奇試玩該遊戲的電腦版,豈料與隊伍一舉奪下亞洲第一身伺服器第二名、香港第一。幾天之後,更晉身亞洲第一。

    「絕地求生」是一種射擊遊戲,高手向來由內地或韓國人囊括,亞洲第一往往便是「天下第一」。彈丸之地如香港,有幾多項目可以晉身世界第一?但少年Kane可以。

    Kane當然不是什麼「贏在起跑線」的中環精英,他在一條香港人為數甚少的賽道上競爭:打機。Kane從小愛電競,年紀輕輕已在不少業餘賽事中奪魁,後來被職業隊伍相中,成為首批進軍中國 LPL 頂級職業聯賽的香港選手,並在《英雄聯盟》項目贏過世界電子競技大賽香港區冠軍。去年以22歲之齡退役,擔任女子戰隊PandaCute總教練至今。

    說到PandaCute,一年前她們剛出道時我介紹過(「香港電競女團」),現在小妮子們已成許多品牌爭相邀請的合作對象。五個廿歲不到的女孩子,出身一般,讀書平平,如果不是因為對電競的熱愛而毅然選擇職業選手之路,如今或只能找一份機構裏最低端的工作,每天營營役役,迷失在人流如鯽的地鐵站裏,不知出路在哪兒。

    寫到這裏,我想起內地「知識網紅」羅振宇《羅輯思維》)那句叫「U盤化生存」的16字箴言:「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這是什麼意思?內地人的U盤,即我們講的USB。羅振宇以USB作比喻,鼓勵年輕人脫離制度化的大企業,以「手藝人」的狀態生活(類似我們現在講的Slash斜槓青年或自由工作者),擁抱互聯網價值,不須依附機構。

    羅振宇認為,八、九十後的年輕人只有在互聯網的新領域,才能攞脫現有制度在人事任免和工作方式上的羈絆,闖出自己的路。因為在這些新領域,已經上位的前輩並無競爭優勢,反而他們才能如魚得水。當然,這條新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同樣挑戰重重,危機處處;少年能走多遠、走到哪,沒有定案。但至少,互聯網提供了現有制度以外,另一條出路給他們。

    看Kane和PandaCute,你不要用DSE摘了幾多星來衡量他們的成就,他們壓根兒不放這在眼裏;和他們息息相關的排位和作戰的伙伴「英」(比賽時代表自己的英雄角色),你又懂多少?

    ***

    相關舊文:香港電競女團

    ***

    本文精簡版12月8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千禧媒體

    9GAG共同創辦人Ray Chan,上週在共享工作間BLOOM有個小型分享會,他對經營媒體的看法很有意思。

    9GAG在FB共有粉絲3,800萬、Instagram追隨者4,200萬、Twitter上也有1,300萬人追縱。不同平台加上他們自己的網頁與App,每月全球大約有1億5千萬人接觸過9GAG的內容。這個總部位於香港荃灣工業區的團隊,只有26人。

    以廿多人打造出每月接觸一億多人的媒體,這在「前互聯網」年代,是不可想像的。難怪Ray大言不慚謂,很多人說現在是「傳媒寒冬」、「紙媒末日」,但我看到的情況恰如其反,現在才是傳媒行業最好的年代。

    他解釋:香港紙媒行業的商業模式可以說多年來都沒有經歷過重大改革,現在終於發生地殼變動、邊界被重新劃分,結果由從前為數不多的報章以霸權姿態獨大,演變成大大小小網媒在不同平台上百家爭鳴。對既得利益者來說,這樣的衝擊當然令人痛不欲生;但對生於千禧世代的網媒而言,這正是吐氣揚眉的機會。

    讓我們對比一下。過去憑印刷廣告賺取收入的紙媒,現在為爭奪網上些微點擊率而令前線記者疲於奔命。新聞系科班出身的記者本有一番改變現實的理想,卻逼不得已用嘩眾取寵的標題或題材,取代用心做好的內容。這種扭曲的模式怎可能持續?我相信傳統紙媒經過一番媒脫胎換骨後,終將找到在千禧年代生存的經營模式。

    至於毫無包袱的千禧媒體,面對沒有邊界的網上世界,卻的確好好玩。舉個例子:Whizoo Media。這個14人團隊全部網媒出身,沒經過多少正規新聞學訓練,但他們的取材、拍攝手法、主持風格等,偏偏很對廿來歲年輕人的胃口。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題目(如:月經)、聽起來沒趣的實驗(如:從街市買衫配搭),在他們手上卻每每成為瀏覽率過萬的內容。能如此強烈地引起年輕人共鳴的媒體,怎不令廣告商垂涎欲滴?

    Ray另一看法也和坊間思維有別:FB不斷調整發佈內容的方程式,令一些本來坐擁大量粉絲的品牌專頁接觸面大跌,小編們無所適從,怨聲載道。Ray的回應卻是,在startup的世界,不斷改變才是常態。你以為一旦找到必勝之道,從此便只需按固定的方法設定好專頁?世上哪有這麼容易的工作。應有之道是調整心態,勇於與變化共舞。

    ***

    相關舊文:

    消失的觀眾(上)

    消失的觀眾(下)

    The Information以小勝大

    電郵姐妹花

    ***

    本文相似版本12月1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現代鏢局

    朋友章濤19年前創業,公司叫UDomain,從第一代科網熱屹立至今,不容易。他們初期提供域名、網頁寄存等雲端服務,近年轉型為網絡安全管理。簡而言之,為客戶防禦網上攻擊。

    濤在資訊科技界近廿年,自嘆常被誤解,說別人只道他做的是「網上劏房」或充其量「倉庫管理」互聯網版,渾然不知其團隊人才濟濟、奇招迭出,為客戶擋過幾許世界級網絡襲擊。UDomain曾於2014年參與全民投票Pop Vote系統防護工作,抵擋高達每秒 300GB之攻擊流量,以保電子投票系統正常運作。該攻擊為國際歷來第二大規模,是公認的「世界級網絡大戰」。本地薑實力,不下於AWS與Cloudfare。

    那天我們和另一位創業好友宋漢生聚首,說到有朋友的網站因流量高得躋身世界級數,故常成為駭客勒索目標,不勝其煩。據說Alexa因公開統計網頁流量,猶如互聯網上的「福布斯富豪榜」,「綁匪」可按圖索驥,嘗試逐一擊破,網絡保安做得不夠好的,很容易成為被駭對象。近期的「縱橫遊」便是類似例子

    宋說,只要把兵器換成電腦,互聯網的遊戲規則猶如江湖;濤附和,還說他經營的實際上是「現代鏢局」,幫客人將「貨物」安全地從一點送到另一點。如此一說引起我這門外漢的興趣,問道:那豈不是鬥人馬多、武功高、兵器強?

    濤說,非也。雙方短兵相接、大戰數十回合始勝者,乃下策。

    是嗎?我好奇。那上策可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濤解釋,那也不是。如敵方被你實力震懾,暗忖無取勝之機而鳴金收兵,雖不戰而勝,也只屬中策。上策非但不費一兵一卒,甚至毋須「晒馬」…

    他稱之為「平行時空」。就是「鏢局」算準「綁匪」何時行動、在哪裏埋伏,「押鏢」的偏偏另擇起行時間與路線。結果「綁匪」遇上的只是煙幕或假象,雙方埋身肉搏之際,真正的「貨物」早就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說到底,「現代鏢局」致勝之道不止靠武力,更要懂智取。

    ***

    本文11月24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