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常之路

    本周起香港終於實行入境「0+3」檢疫安排,展開與國際通關之路,要回覆疫前的全面自由出入境,相信也指日可待。被疫症折騰整整三年,我們終可開始復常了。

    但說到「復常」,恐怕有些常態早已被改頭換面。疫症為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一些「新常態」,相信以後仍將長伴我們:

    一,網上活動

    Zoom會議和虛擬活動是因應社交距離措施而迅速普及的產物,即使很多人不歡迎它們,但也得無奈接受。不久前我和大學商量搞個和就業有關的分享會,大學想在周末舉行,望吸引舊生回校,我建議最好在上學日的黃昏時分舉行,這樣多多少少有些學生出席,場面不致太冷清。那要上班的舊生趕不及回校怎麼辦?學校問。我說現在的觀眾已被習慣參與網上會議,所以我們也不得不從眾,讓那些想參與又不想長途跋涉的觀眾有所選擇。雖然多一重準備功夫,但這也是讓主辦方兩全其美的做法,既有現場交流的氣氛,也能擴大觀眾接觸面。

    (相關舊文:疫市贏家虛擬活動的優劣

    二,遙距辦公

    對上班族而言,疫下最大的「回報」,是不必通勤工作,節省許多交通時間,又能兼顧家庭。有些企業,尤其是進取的科技公司,索性完全摒棄辦公室,讓同事全面遙距工作,成為它們的另類吸引力。雖然仍有許多企業的管理層不喜歡這種工作模式,覺得如此無法全面衡量員工表現,也妨礙團隊工作與交流,但也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或提供不時遙距辦公的選項給員工。我覺得對許多才踏足社會就能遙距工作的Z世代而言,更大的衝擊是令他們反思「朝九晚五」的意義,將來有更大機會成為斜槓或自僱,發展和上一代完全不一樣的工作模式。

    (相關舊文:不通勤不是夢聚天下兵器

    疫下同樣迅速普及的網購與外賣,相信日後也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只不過,購物與外出用餐的體驗難被取代,再加上寛入境檢疫後出門旅遊的人一定急增,網購與外賣平台的生意或會受挫,這些企業的復常之路可能格外顛簸。

    (相關舊文:初創的押注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最怕新加坡謙虛

    星港之爭不是新話題,但拼到「出哂面」確實少見。先是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節突然提前,刻意與香港的金融科技周撞期,搶客意圖明顯;然後是渣打馬拉松剛宣佈取消香港賽事的次天,就傳出「回歸」新加坡舉行的消息(後補:其後再傳出消息,渣打馬拉松明年二月於香港復辦)。新加坡步步進逼毫不客氣,香港官員還未就金融論壇解畫完畢,又要為搞不成渣打馬拉松澄清,窘態畢露。

    嚴格的檢疫措施一天不放鬆,香港復常無期,「盛事之都」如何解困?新加坡的得勢不饒人,可能是香港的一線生機。

    我認識的一家初創去年參加了香港的金融科技周,今年打算捲土重來。我問他新加坡同期也在舉行金融科技節,二選一是否有點為難?這家初創的CEO回答說一點也不,因為他根本沒想過去新加坡。

    這答案有點始料不及,我好奇追問,對方向我解釋道,他們曾經參加過新加坡的同類活動,感到主辦機構作風十分傲慢,而且前線人員的辦事效率和能力,也不能和香港的相提並論。他舉例道,疫下部份展覽活動移師網上舉行,可是直到展期結束,該網站仍不能顯示其公司訊息,教他感覺不是味兒。相反香港的虛擬展覽則體驗流暢,而且宣傳和推廣等配套服務也做得很到位。

    這家初創的經驗可能只是個別例子,不宜以偏概全,但在形勢一面倒不利香港的情況下,這個非典型例子卻令我有另一番領悟:香港或有「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的機會。

    假設兩家毗鄰餐廳在競爭,實力旗鼓相當,其中一家因為裝修暫停營業,另一家自然加倍旺場。但問題是,如果這家餐廳因為對手暫時離場而鬆懈,食物水準和服務有所不足,待另一家裝修完畢,食客有比較之下就未必再光顧了。那家要裝修的餐廳若最終在競爭中勝出,不是因為自己做對了什麼,而是因為對手做得不夠好,客人搶過來後也無法留得住。

    (相關舊文:Call車之戰

    香港官員在檢疫政策上既然無能為力,唯有默默祈求:節節勝利的新加坡千萬別謙虛!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社交高手集中地

    我一個朋友創業近十年,覺得是時候回校進修,就去報讀EMBA課程。開學前全班三十人到酒店進行為期一周的宿營,參與密集的課程和小組討論。期間朋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同學們進行MBTI性格測試的結果分佈,我一看就忍不住莞爾,心想商學院果然是社交高手集中地啊。

    堂上以「領導風格」為題,展示全班的MBTI測試結果,當中超過三分二人為「外向者」(Extroverts),其中屬「行政人員」類型的ESTJ人格佔最多,達九位,全班「內向者」(Introverts)加起來都不及這個外向者的分類多。我心想內向者在工作崗位上已屬少數,身處EMBA課室中更形「勢單力薄」,不知每天下課後,他們會有多累?

    我對此深有體會,因為曾「誤墮」外向者圈子中多年而不自知,直到後來從書本中找到端倪,才恍然大悟(閱讀正是內向者的典型嗜好)。求學期間我被視為「口才好」的學生,所以一直被挑選參加朗誦、演講和辯論等比賽,還有形形色色的校際活動,但我留意到自己每次比賽或活動完畢後,都感到異常透支,必須以大量獨處時間調整,否則就會累積焦慮或壓力。後來從事傳媒工作,社交活動更頻繁,但這並沒令我變得長袖善舞,因為不管大小活動,我總是在參加前緊張,完成後需時調適,令我頗感困擾。

    (相關舊文:內向者的networking

    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情況對內向者而言,尤其是「被誤會」的內向者,十分常見,一說出來大家紛紛會心微笑。外向者和內向者面對「社交刺激」(social stimulation)的反應,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內向者敏感度較高,輕微的社交刺激也會令他們警覺起來,所以過多社交後他們常感透支,因為身心「武裝」時間太長,要通過安靜的獨處來安撫自己。外向者則恰如其反,社交刺激太少的話,他們會感到索然無趣,越多社交活動越能令他們能量充沛、想法不斷,所以他們好熱鬧,愛高談闊論,是社交好手。

    美國是個推祟外向性格的國家,它自二十世紀開始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由小鎮到大都會謀職,喜歡團體生活、能隨時和陌生人侃侃而談的外向者因此較受歡迎,因為他們較易融入職場。內向者的慢熱和愛獨處則漸被標籤為不合群、孤僻等。而在標榜「力爭上游」的EMBA課堂上,外向者的比例更高。難怪Quiet一書作者Susan Cain笑言,哈佛商學院是「理想外向者」(Extrovert Ideal)的集中地,那裏的學生由早到晚都要參與團體生活,建立隨時能量滿滿、與任何人一拍即合的習慣。

    (相關舊文:Quiet

    Susan Cain的Quiet可以說是為內向者平反的一本𣈱銷書,因為她指出,內向者並非不擅溝通或不喜交際,只是他們喜愛的的社交和工作方式,和外向者的不同。內向者喜歡人數較少,較為深入的交談;相比發表偉論,他們更擅長聆聽;他們較能從獨處中發掘新意念等。如果說行政人員以外向者為主,則創業者往往以內向者為多許多成功的科技公司創辦人如Larry Page、Mark Zuckerberg、Elon Musk等,都被視為內向者(或相信自己是)。為做個稱職的CEO,他們會花大量時間練習演講、推銷等,以「成功人士」的形像,掩蓋本身內向的一面。

    (相關舊文:Sales vs. Engineers)

    我問朋友在她這班EMBA同學中,創業的和任職企業高層的比例如何,她答一半一半。如果我沒猜錯,相信那幾個內向的同學,創業的機會較高。我那外向的朋友倒成為他們之中的少數了。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